俱乐部营销并不是一个新名词,甚至基于 UGC的俱乐部营销也不是什么新概念。早前接触俱乐部与俱乐部营销这个概念的时候,主要运用还是在线下。现如今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线上线下的隔阂越来越小,俱乐部模式的功效可以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并且几乎可以立竿见影。
俱乐部营销的现状:
笔者较早接触与加入的俱乐部都是像贝塔斯曼这样的俱乐部(如你所知,它已经败走中国)。但事实上这个所谓的俱乐部,其在做的事情,在我看来仅仅是一个低效率的传播,距离可观的销售目的还很遥远。甚至于你都可以把它与街上发传单的相提并论,它与传单相比,多出来的或许仅仅是成本。
如果说,像贝塔斯曼这样的俱乐部所做的,是一种称之为俱乐部数据库营销的事情,那么不得不说,这种营销的基础,即俱乐部的数据库,其本身的质量与为此而投入的成本是值得怀疑和商榷的。耗费如此巨大的沟通成本所换来的数据库,在中国消费者信息获取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的时候,没有成功地转换到更加有效的比如互联网这样的平台上去,贝塔斯曼当然会越走越疲惫。
俱乐部的本质,首先是一个将既有客户聚拢在一起的小型社会,理论上需要一些“小甜饼”来促发这个小型社会里的成员之间以及创办者与成员之间的有效联动,或者也可以称之为互动,以使得品牌于消费者的友好度逐渐增强,也就是说,牢牢套住消费者,增加其对品牌的忠诚度。进而才是成员的持续消费,以及消费者,即俱乐部里的会员,对这个小型社会的依赖,由此带来的口碑传播。
当然,俱乐部或者说架构一个俱乐部需要做的事情当然不仅仅是这些,俱乐部的功能也不仅仅是这些。但是问题就出现在这里:聚拢、小甜饼、联动、忠诚度、口碑传播等层层困难都直逼传统俱乐部营销走向转变。聚拢即沟通,“小甜饼”即增值服务,联动即行为串……如何既能与既有客户有效沟通且成本降到最低?如何按会员的真正需求与喜好来赠送相应的“小甜饼”并激发会员去主动购买“大甜饼”?如何使会员的行为串并不仅仅存在于客户与企业之间也就是说如何使会员的行为更加社会化?假使,某些俱乐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一个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行为引发的联动能够更加有效地达到目的地,比如说更加忠诚,消费暴增,口碑传播更深广?
并不是说像贝塔斯曼那样的俱乐部数据库营销是不靠谱的,而是:
传统俱乐部的沟通成本很大,在互联网技术使用更加普遍的时候,或许电子邮件等应用减轻了一些成本,但沟通的效果——即在让会员更便捷地告诉你他的需求与喜好上——仍然是乏力的;如上面所说,许多俱乐部仅仅是个单向甚至仅仅是纵向的传播,逆向和横向的可能性非常少,地区性的俱乐部可以靠线下活动来增加会员间的交流,然而这个成本并不低,而且成功几率也并不高……
所以仅就这两点就导致许多俱乐部的发展空间非常逼仄:靠俱乐部里的数据库进行营销,并非单单拿到某一个俱乐部会员的数据,况且数据的质量还并不一定很高,更是要让这个小型社会内部开始活动,用活动来产生数据,这个数据是整个目标人群更为普遍的数据。这样的数据库,即便有价值,又能高到哪里去?
你的 U 能 G 些什么 C?
解决上面关于数据库的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本小节的标题,UGC。UGC 在俱乐部营销里的最大的价值,在于单个会员贡献自己的数据的同时,企业可以与其他会员贡献的数据相比较,整理分析后得出这个人群的喜好与需求以及其他数据。但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早期的一些俱乐部营销方面的尝试上。笔者以为,这更多是受环境限制。
其实早期的俱乐部里,也存在一些“用户生成内容”的情况,但这是非常有限的。传统沟通方式如会刊之类的印刷品甚至再加上后期的电子邮件线上调查这些方式,它更多是一个单向行为,客户的反馈或生成内容所通过的渠道,限制了他更便捷地将更完整的数据传达给企业。那么我们试想,在传统俱乐部里,U 能 G 些什么 C?用户本身,其消费本身,其亟待解决或强烈建议的一些东西。此外呢?此外可能还有很多,但这个沟通渠道限制了他的表达。而且,他的反馈是否能得到确切地回应还不一定,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些沟通工具所产生的内容们,能否更有效地整理好也是一个问题。客户给你写封信你半年没回,人家还以为你们关门大吉了。
这一层沟通不能做好,那会员间的沟通就更难了,那会员间的沟通与 G 出来的 C ,有没有、能否传递给企业,都是一个大问题了。
但这是很重要的数据,很重要的 C。
假如贝塔斯曼没有忽略电子商务,那么它可能比现在的当当和卓越要强的多。但并不是每一个想创办俱乐部的人或企业,可以在那个时候有那么多的财力和技术和意识,来打造一个线上平台。把传统的俱乐部形式的重心迁移到网站上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虽然它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但在没有完全转移过来之前,又要及早部署阵营,那得靠钱砸。您没有?抱歉,我也没有。
不可否认,一些并没有增加电子商务甚至连互联网(仅仅有个官方主页)都没有加入的俱乐部仍然办的非常出色,但这显然不是在说,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对于俱乐部的构成和发展是没有意义的。恰恰相反,正是这些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哪怕仅仅是一个 BBS 加上支付宝交易),才使得俱乐部更能快地扫清上文中提到的诸多障碍,虽然在模式上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现在就可以开始了。
新技术下的俱乐部营销:
拜互联网、电子商务、通信技术、新媒体技术等新应用新技术的发明与发展所赐,俱乐部逐渐可以解决这些障碍,将企业与会员更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将会员与会员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个小社会里,资源会尽可能地被有效利用,需求会尽可能地被及时满足,利益会尽可能地被达到最大,无论对哪一方。说得这么柏拉图,但这不是柏拉图,是真的。
新技术在这方面的优势我在本文就不再赘述了,新技术在这方面的优势,相信你也很快就可以想到(成本、沟通、交互、UGC、行为监测、转换率监测、入口、出口、及时反馈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1.相对于传统俱乐部模式来说,新技术有很多,但我觉得 SNS 更为适合,如果你觉得其实我说的是垂直社区,那么也是 SNS 同化了的垂直社区;2.人人都有自己的粉丝团,人人都可架一个俱乐部。我是指,如果你愿意,便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建一个俱乐部,且效率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
[上一篇] 9个品牌,1个网络
[下一篇] 俱乐部营销创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