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企业领导高度重视数字化,但数字化红利却不高?


  • 来源:埃森哲中国
  • 时间:2015-09-17
  • 人气:238
  • 分类:数字化

        最近,埃森哲发布了与牛津经济研究院共同测评的《数字化密度指数》报告。所谓“数字化密度指数”,指的是技术以及数字业务、数字的应用在经济体里的渗透率或者覆盖率。通过这一指数的对比,企业可以自测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弥补自身短板,实现数字化的转型。

        在衡量数字技术在经济活动当中有多大的渗透时,使用了四大类指标:数字化的市场培育、数字化资源配置、数字化企业运营和数字化的支持环境。这四大领域一共50多个指标的打分,共同形成了一个国家的数字化密度指数。

        在此次调研的全球17个国家中,中国名列第十。如果未来数字化指数提高十分,中国在2020年的GDP可以有新增产值达4180亿美元,占现在GDP的4%。而就全球来看,数字化密度指数若提高十分,世界这十大经济体在2020年的GDP新增的产值可以达到1.36万亿。       

        这一排名代表着什么?今天,小A就为大家邀请到埃森哲大中华区战略与可持续性业务董事总经理李广海,来揭秘数字背后的故事。

        一、排名第十的中国数字化密度被谁拖了后腿?

        目前,中国的数字化密度在17个主要经济体中排第10位,居荷兰、美国和瑞典之后,领先于日本。

        中国应用数字技术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互联网用户,达7.3亿,以及更加成熟的新一代网络消费者。其次,相比其他国家,更多中国企业意识到数字技术的重要性,这一比例占55%。

        李广海表示,数字化密度指数是一个综合各行各业的平均值,不一定代表中国互联网产业也是在全球排名第10位。那么平均值被哪些东西拉低了呢?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以寻找到中国企业的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数字鸿沟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发展不平衡形成,一是不同行业之间,二是不同企业之间,三是城乡之间。这三方面的数字鸿沟导致整体得分下降。中国在不同行业之间数字化利用程度有很大不同,零售、金融行业出现了很多互联网创新,或是互联网+的程度比较高,而在石油、化工等传统行业,数字技术应用则发展较慢,不只互联网,移动、社交媒体等各种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渗透率都不高。

        另外不同类型的企业,其数字化应用程度也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我们中国传统行业里的中小企业用的更少。除了上网卖东西之外,在企业内部进行智能化的优化,用各种移动技术、新型技术来提升企业内部的运营,这些在小公司还处于比较早期的状态,有可能某些大公司做的会比较靠前沿一些。

        这些不平衡性和差距一起构成了数字鸿沟,而数字化密度指数中,对数字技术用的人越多,带来的协同效益就越大。对于行业之间的影响就在于,数字化带来很多跨界创新,企业之间用得多也会带来乘积的效应。

        二、为何领导重视,但企业数字化却做不好?

        尽管中国企业的领导对数字化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其它国家,但实际情况却是中国企业做得并不一定比其它国家的企业好。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生产力压力低,在中国市场上企业挣钱相对容易,对数字化技术改造的投入和紧迫感都没那么强。另外,很多企业对于IT基础设施的革新还没有做完,何谈上应用新的移动化和大数据。

        埃森哲的调研发现,中国企业在软件和服务方面的投入占其IT开支非常少,在调研的17个国家里,中国是最低的。而且中国相对在数字技术方面的人才缺乏,人力成本很高。这是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进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总体来说,数字化密度指数反映的是宏观经济的状态,但里面一些具体的指标,提示了中国企业的短板。一方面,中国政府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中国企业本身要解决自己在数字化方面的很多问题,企业应在战略、组织、流程、人才等各方面可以更加系统化考虑这些事。数字化密度的四大领域的指标分解可以供企业参考,帮助企业实现行为数字化,打造数字机构和数字市场。

        三、如何挖掘中国的数字化红利?

        中国很多领先企业已经开始了数字化的尝试,把现有的业务通过数字化的创新转化成数字化业务。比如海尔做供应链金融,把几十万家渠道商的交易过程放在网上,然后根据他们交易的历史数据,通过合作银行给分销商贷款。

        UPS把每台运货车的速度都放在一个系统上实时优化线路,一年下来能省几千万公路的里程。不光节油,货物递送的时间也更快,每台车的利用率会大大提升。它不是去卖东西,而是利用数字化发展创新业务。

        美国的转基因农业公司孟都山前年收购了一家大数据公司,这个公司拥有美国各地过去几十年的气候数据,它可以根据农民家的地理位置,算出未来气候大概的情况。再结合土壤和种植作物的情况,给农民直接推送相关种植的建议,包括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洒水,洒什么水,施什么肥等。这样它由原来卖种子的业务模式,开始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有了农民的数据以后,保险公司就找他给农民提供保险,未来甚至发展融资业务都有可能。 


[上一篇] 数据之美,美国2014年度18张最佳信息图

[下一篇] 拥抱“互联网+”,保险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