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引发信息泛滥,个人信息保护路在何方?


  • 来源:GDCA数安时代
  • 时间:2018-08-02
  • 分类:大数据

 

    在信息泛滥成灾的今日,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网络诈骗等行为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有人为此付出生命代价。而这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在黑网中,大量的个人隐私信息被多次兜售。今年7月初,山东临沂警方公布了一起特大倒卖个人信息案。在该案件中,涉及的11家企业,其中一家为上市公司。而倒卖信息的方式是通过QQ群购买个人的隐私信息,包含了用户的手机号、上网基站代码、URL等40余项。

    个人信息的网络安全风险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近日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安全报告。报告指出2018年上半年标记为骚扰电话号码数量约2943.7万个,平均每天约16.3万个,其中广告推销以53.0%位居首位,其次为骚扰电话26.5%、房产中介(11.8%)、诈骗电话(5.1%)、保险理财(2.1%)以及响一声(0.8%);而垃圾短信约48.7亿条。网络诈骗举报12052起,涉案总金额高达19419.3万元。人们每天都被各种骚扰电话、短信围绕,甚至存在个人经济损失的风险。可见,我国的个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变迁,个人的信息已演变成敏感的网络数据,是网络安全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过去,我国一直疏于对网络安全的保护。直到2017年6月,国家颁布了我国首部《网络安全法》,但该安全法仍存在不足,因为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条例不够细化,个人隐私信息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保护。

    在国外,欧盟今年5月发布“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简称GDPR),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个人数据保护条例。条例正式生效后,令多家互联网厂商迅速触礁,包括全球浏览器厂商Google,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Facebook,均要面临数十亿美元的罚款,皆因这两家互联网厂商在处理欧盟地区的个人敏感信息违法了GDPR的规定。

GDPR的完善制度、严厉的条例为全球各国在个人数据保护上的立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回顾

    当年徐玉玉电信诈骗案引起全国轰动,个人隐私信息的网络安全才得以重视。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网络安全意识仍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因此,百度CEO李彦宏才会说出中国人更愿意用隐私换便利的观点。在大数据时代的今日,我们的确常常通过提交个人的信息换取日常生活或工作的便利,但其背后却被强迫授权允许共享给第三方。随着日积月累,造成今日信息泛滥成灾的局面。作为国内信息安全服务商,数按时代GDCA认为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是网络安全的重点部分之一,这不仅是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也是企业的责任。

    最后

    目前,全球的网络安全都在处于加强防护的状态,各种的不安全的协议、条例都处于被淘汰的状态。如HTTP明文传输协议、FTP协议……都在列为不安全,逐步被HTTPS(SSL证书)取代。据Google的最新数据,全球已超过70%的网站已部署SSL证书(SSL证书具有加密和身份认证功能),通过HTTPS访问,但在我国网站仍未达到10%。可见,我国的网络安全道路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为此,数按时代GDCA建议国内各大站点应及早置换到HTTPS,为用户的个人隐私提供基本网络安全保障。


[上一篇] 大数据促进经济社会智能化发展

[下一篇] 大数据时代 你介意自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