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转变客户理念


  • 来源:金融时报
  • 作者:徐绍峰
  • 时间:2013-01-23
  • 人气:324
  • 分类:行业新闻

    当新增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去年12月猛降至27.9%时,这不仅意味着贷款占比下降、金融脱媒加剧,也意味着在贷款刚性约束的背景下,银行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转型的迫切。

     怎么转型?在股份制银行中的优秀代表与城商行中的优秀代表,先知先觉开始探索发展投行业务后,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将目光聚焦到投行业务上。

     发展投行业务,可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可以不消耗或低消耗资本,走资本节约型发展道路,通过资本的低碳和高效使用来提高股东的资本回报;可以反哺传统业务,推动传统业务转型;可以给客户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金融服务;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使商业银行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好处显然很多,但怎样做好投行业务?答案是,必须切实转变客户理念。转变客户理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无论是企业客户,还是同业客户,都有很强的路径依赖,都习惯于使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比如企业客户更喜欢贷款,而不是信托贷款等银行提供的表外融资工具,同业客户同样习惯于发展传统存贷款业务,对开展新兴投行业务信心不足。如果客户理念不转变,市场做不大,投行业务的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如何才能转变客户理念?南京银行(601009,股吧)的实践表明,拥有投行业务领先优势的银行,应努力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而不是绞尽脑汁榨干客户身上每一块铜板,客户才会接受并习惯使用银行提供的新融资方式,投行业务的发展才能因此培育出庞大的客户群。比如,商业银行在向企业提供诸如信托贷款、应收账款买卖等创新融资方式时,必须为企业考虑,尽可能在融资中帮企业降成本、提效率;同时,要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规划,使企业在成长发展的不同时期,获得不同融资方式的支持。对企业客户如此,对银行同业客户也一样。南京银行依托投行业务转型的同时,时刻不忘与中小银行一起转型,通过向同业客户无私传授投行业务经验和做法,与没有牌照的银行开展合作,帮助其解决业务发展中的困难。通过转变同业客户理念,南京银行获得了客户,获得了市场,也获得了收益。

    金融脱媒带来银行表外业务的快速发展,预示着投行业务大有可为。虽然2012年信托贷款高速增长,显示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选择使用信托贷款,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行业务市场不需要培育。要做大投行业务,银行特别是在投行业务上先行一步的银行,必须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中转变客户融资和投资理念。客户理念转变了,融资和投资需求增加了,商业银行债券承销、结构性融资和银团贷款等利器才能有用武之地,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也才会有更坚实的客户基础,银行依托投行业务实现转型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话。


[上一篇] 快递公司泄露3万银行客户信息 每条信息卖5毛钱

[下一篇] 光大电子银行坚持业务创新屡获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