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App生活


  • 来源:草根网
  • 时间:2013-01-30
  • 人气:507
  • 分类:行业新闻

    跟30年前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相比,手机已经变得大不一样,它的功能也早已超出打电话的基本需求。今天的手机已经变成我们的万能数字助理,为我们存储记忆、梦想和欲望,记录生活中的一切细节。再过1 0年,在新技术的帮助下,手机和其中的A pp们又会让我们的生活变成什么样子?

    马丁 ·库珀以前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就是他在 1982年发明了手机。现在,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还在设想手机的新用途,他开玩笑般地预测说, 2020年前,所有的手机都应该能够植入体内,而且每个人生下来就该有个手机号码。

    这在技术上未必不可行,但世界可能不会像马丁 ·库珀所预想般运行。仅在过去的 10年中,手机已经大不一样,它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打电话的基本需求。今天典型的智能手机中都会安装 6种或者更多的传感器,获取图像、声音、我们所在的位置、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甚至还有面朝的方向和附近的温度。这些传感器堪比 10年前台式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再加上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网络和大量专为手机开发的软件 —即App,加在一起才是今天的手机,它已经变成了我们须臾不可离身的万能数字助理,为我们存储记忆、梦想和欲望,记录生活中的一切细节,并且为我们安排每一刻的生活。

    如果指导了过去 50年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速度的摩尔定律依然有效,那么在 10年后,手机的计算能力将会是现在的 1000倍,而网络传输速度则是今天的 100万倍。即使摩尔定律失效,替代性的新技术也依然会让手机变成今天人们眼中的超级计算机。在那时,手机和其中的 App们又会让我们的生活变成什么样子?

    万物皆数

    公元前 550年左右,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正热衷于探讨数字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他从音乐、球体和天文学的发现断定,宇宙的本源是数字,一切都来源于数。

    虽然后来毕达哥拉斯学派受到了无理数的严重打击,但是他的口号用在今天似乎也没什么大问题。不仅宇宙可以用数字度量,人类也是。虽然我们的情感和想法也许不能像是角色扮演游戏中的生命条那样量化,但是我们可以测量的东西依然有不少。手机是收集这些数据的最好选择,而使用它的方式,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质量。

    互联网的旗手之一、《连线》杂志前主编凯文 ·凯利最近发起了一项“量化自我”的运动。这项以促进自我了解和加强自我管理为目的的运动,以数字方式记录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理状态,用到的工具当然是我们最可信赖的手机 App。手机追踪人们的心率、睡眠时间和质量、血压和运动状况,乃至摄入食品的热量、咖啡因和酒精含量。这种自我跟踪显然比安装了运动传感器的跑鞋更为全面。它把个人拆解成了数据,把人当成了精密的机器,再根据每时每刻的工作状况来提供“保养”和“维修”建议。

    然而,手机 App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的助理角色才刚刚开始, 10年以后,它们将能更全面地 “入侵”我们的生活。

    当一个名叫汤米的小 Baby刚刚降临人世,他的父母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新生儿”App套餐来“监控”他的一举一动:如果要把他独自放在婴儿床上睡觉,只需激活手机的“防止婴儿猝死症”应用,智能手机内置的麦克风、加速计和其它传感器就能对小 Baby的心跳和呼吸进行监视。另一个“婴儿位置” App会分析实时的监视视频,以确保汤米没有趴着睡觉 —这一姿势被认为会诱发婴儿猝死症。

    当小汤米开始蹒跚学步,突然想要打开房门走出去时,智能手机的“监护人 ”App将能识别他的动作,立即发出警报,自动将房锁重新锁上并吸引孩子的父母过来。在汤米成年后,也有 App可以帮汤米降低发生车祸的可能性。对面部表情的分析会让手机知道他开车时的情绪状况和疲劳程度。现有的面部识别和分析技术已经能够提前 10秒判断出司机的危险驾驶行为,未来的司机只需把智能手机放在仪表盘上,就会大大降低车祸发生的可能。

    到后来,上了年纪的汤米健康状况每况愈下,需要他的医生进行越来越多的监控。幸运的是,汤米手机上有“健康管理” App,通过智能手机上内置的传感器,医生就可以获取汤米身体自我监测的检查结果。这个 App可以按照医生设置的时间表对汤米进行身体检查,让医生对检查的结果进行评 估。当汤米的身体出现任何异常时,它还会自动通知汤米的护士过来查看。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这样做太过多事,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缺乏精细量化的技术,过去的许多年中,有些人一直都活得浑浑噩噩,会把脾气暴躁归咎于睡眠问题,把过胖推诿给遗传因素,但是却不知道这些原因究竟占了几成。正如工厂高效生产需要数字化的跟踪、反馈和改进一样,健康生活也需要那句刻在古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庙三角楣上的名言 —认识你自己。虽然目前对我们的生活进行全面细致的跟踪还有些问题,但是并没有根本性的障碍,它们会在未来几年内成真,因为这些目前看似只能出现在科幻小说或电影中的 App们,在今天的生活中已经有迹可循。

    数字化生存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始人尼古拉斯 ·尼葛洛庞帝教授是位著名的未来学家。上世纪 90年代初,他曾经投资过一本濒临倒闭的杂志,为了保护自己的投资,他开始为这份杂志写专栏。那本杂志就是著名的《连线》;而尼葛洛庞帝的专栏后来集结成书,成为互联网初始时期的圣经:《数字化生存》。在这本书中,尼葛洛庞帝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变革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改变我们全部的生活方式。的确如此。让手机帮我们寻找附近的餐馆已经不成问题,让手机计算微积分的题目也不在话下。增强现实的 App让旅行容易得像是哈利 ·波特的魔法活点地图,虚拟现实 App让人们可以坐在家里周游世界。不过这也还算寻常;不寻常的是那些会指导我们生活的 App。

    当Highlight和Facebook账号关联在一起,它就会默默寻找附近你可能认识的人,安排一场意外的邂逅。

    一个叫 Placeme的App会自动跟踪记录用户的所有生活轨迹,学习用户的习惯和喜好,并且提出各种优化建议 —从上班路上的路况、附近另一家餐馆可能更合口味,到应该减少加班的时间。

    还有一个名为 Alohar的App会根据使用者的速度来判断用户是走路还是开车、根据环境光线判断是在户外还是室内、依据动作判断是在办公室还是餐馆;甚至,当用户的运动速度突然加速时,它还会判断出用户可能遭遇车祸,然后自动拨打求救电话,描述用户的方位。

    这类 App都调用了手机中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像是不会休息的新感官,它们孜孜不倦地从环境中收集信息,把我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告诉我们。

    手机将会懂得分辨场合,例如在会议时自动打开录音机,同时把自己调至无声状态;而在夜店里的时候调大音量,并且找几个好笑话来让你做开场白。

    这种叫做“感知计算”的新型计算技术只有在传感器便宜、手机计算能力强大、网络发达的时候才会显示出它的真正威力,而那大概就是在数年之后。 App们将会访问其他 任何有关的传感器,根据你的需要提供最合适的建议,比如在和冰箱沟通之后,在下班时提醒你去买牛奶,然后根据你的精力状况告诉你最佳入睡时间,然后在你睡眠周期结束时把你叫醒,带进精神抖擞的新一天。

    虚拟人生

    罗宾 ·威廉姆斯演过《心灵捕手》中的心理学教授,也演过向往真人生活的机器人管家。但是这位美国喜剧演员还演过更黑暗的角色:《最终剪辑》中的剪辑师。在那部电影的设定中,每个人生下来脑中就会植入一枚芯片,记录一生中所有所见所闻。而作为剪辑师,威廉姆斯需要剪出那些最美好的片段,让逝者的亲友在身后缅怀。

    如果真的能记录所有所见所闻,人们也许不再需要饱受记忆力的困扰。当人生成为一本有目录的大书,所有经历就会都仿如昨日般清晰。未来的手机会变成更适合携带的形状 —比如 Google正在开发的眼镜,或者干脆把一些传感器植入体内 —它就会伴随我们经历所有的场景。在这时,手机就会成为我们活在数字世界中的分身,而且把数字世界和真实世界更好地叠在一起。当我们的大脑不堪重负时,手机和 App就是我们的新希望。

    在不遮挡主要视觉的地方显示操作手册,能够明显提高工人或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在镜片上显示 GPS线路会减少车祸;摄像头识别出熟人时如果能同时提供对方的姓名和最近的动态,则显然会避免想不到对方名字或者找不到聊天话题的尴尬。这些技术现在已经实现,未来它们只会更加普及。

    甚至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当教师和学员有眼神接触时,学员将会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当我们看到有着自己容貌的虚拟人物进行体育锻炼或者节食时,我们锻炼和节食的意志力就会变强;针对你个人的虚拟课堂、属于你个人的健身计划乃至和远在天堂的亲人聊天,都会是近未来手机 App的内容。

    当我们变成数字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同样是达到 5000万用户数量,广播用了 30年的时间,电视用了 13年的时间,有线电视用了 10年的时间,而互联网所用的时间还不到5年。我们已经差不多忘记,就在 18年之前我国才首次接入互联网, 2007年苹果公司才发布了第一代 iPhone—这些都遥远得像是石器时代的事了。

     互联网和手机会像是新的电力一样,源源不绝、无处不在而方便易用。在这样的平台上,它们将会以我们始料未及的速度出现大批改变我们生活的 App,把我们的生活剖成一个个细小的数字碎片,加以全方位分析,再把它变得更加舒适。在这一方面,人类一直不遗余力 —把我们自己变成数字,是新的大势所趋。在《数字化生存》中,尼葛洛庞帝曾经畅想:“你的电话会像一个训练有素的英国管家,接受分拣甚至是回答打来的电话。 ”不过,以现在的技术发展来看,这可能是 15年后对手机的最低要求了。


[上一篇] 微信是腾讯布局世界移动互联网最成功的产品

[下一篇] 由私人银行发展谈证券行业财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