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险后结婚时代:四大行入局倒逼银保转型


  • 来源:燕赵都市报
  • 时间:2013-03-13
  • 人气:380
  • 分类:热点资讯

    “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全数入股保险公司,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随之而来的必然是银保竞争格局的变化,寿险公司渠道转型亦成大势所趋。在金融业的跨界并购中,银行和保险似乎一直是“亲密恋人”。自 2009年以来,四大国有银行掀起了入股保险公司的浪潮。今年1月8日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已完成认购嘉禾人寿51%股权的交易,嘉禾人寿更名为农银人寿,意味着“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已全数入股保险公司。这一场四大行的“会师”既引发了银保竞争格局的变化,也进一步加剧了寿险公司的银保渠道竞争,更倒逼了渠道的转型。

    银保盛宴

    自2009年来,国有大型银行纷纷入股保险公司。中国银行通过收购香港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持有的中银保险全部股权,并进一步增持而实现控股。

     相比中国银行选择通过中银保险进军财险业,“工农中建”的其他三家则选择了率先进军寿险业:建设银行于2011年7月完成入股原太平洋安泰人寿,以51%的股权比例实现控股并将其更名为建信人寿;而工商银行则于2012年7月完成入股原金盛人寿,以60%的股权实现控股并将其更名为工银安盛人寿。

    本次农行获批入主嘉禾人寿在市场掀起不小的涟漪,震动市场的原因不是农行强大的资本实力,而是其令人艳羡的全国网点。目前,农行拥有近2.4万个营业网点,全面覆盖我国99%以上的市、县级行政区域,是唯一实现物理网点全面覆盖全部大中城市和县域市场的大型商业银行。

     倒逼寿险渠道转型

    展望银行系保险公司未来的发展,存在较大想象空间。一方面,保费规模将随分公司数量的增加而超常规发展,市场份额迅速提高。另一方面,“肥水不流外人田”,银行控股之前这些保险公司在行业竞争中不占优势,而银行控股之后很自然地将重心倾斜到“自家”的保险公司。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通过银行卖保险是许多保险公司获取保费的重要渠道,即便几大保险巨头也难脱窠臼。如中国太平洋保险人寿2012年上半年通过银行渠道实现寿险保费217.09亿元,同期通过营销员实现282.10亿元,银保占比43.49%。

    中国人寿同期银保渠道实现保费724亿元,营销渠道实现1036.23亿元,银保占比41.13%。在保险的银保渠道中,四大国有银行一直被视为最有价值的渠道,甚至对不少中小型保险公司而言,能够“搞定”一家四大行的渠道,业绩就有了“底”。

     银行系保险公司在银保渠道上的来势汹汹,对于其他保险公司并非坏事,一场倒逼渠道转型的大戏也拉开了帷幕。目前,银保业务虽然保费收入不低,但由于多为趸交业务,含金量不如个险业务,因此许多保险公司也开始大力开拓直销业务,加强个险营销团队甚至涉足互联网金融渠道,力图淡化银保渠道的冲击。


[上一篇] 太平洋寿险门店服务明察暗访结果排第一

[下一篇] 2013世界保险报告:全球仅三成投保人获良好客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