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一份由证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的文件,在保险行业中激起了轩然大波。在近日的陆家嘴论坛(官方站)上,多位保险行业大佬纷纷表示,正筹备将旗下基金事业部独立,升级成专门的基金公司运营操作。
业内人士表示,保险机构涉足传统公募领域,在提升自己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开始给基金行业带来竞争压力。
新政扫清资质障碍
6月21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的《保险机构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办法》(下称《办法》)。这一《办法》规定,申请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保险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保险机构。监管部门表示,拓宽公募业务股东范围,主要还是为了丰富机构投资者队伍,促进行业竞争,并最终推动基金行业进一步发展。
更早之前,证监会发布并于6月1日实施的《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规定,可以申请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的保险机构仅包括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两项新政落地后,意味着保险行业进入公募行业最后一道关卡也被打通,涉足公募基金业务的保险公司很可能将进一步扩容。即便没有设置资产管理公司的保险机构,若是符合新政条件,同样可以设立基金公司开展公募业务。
目前国内已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数量达到了80家,已上报材料等待批文的基金公司还有7家。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基金公司设立对保险公司的限制放开,加上正在筹备的新基金公司,到2013年末,国内基金公司数量有可能逼近百家。
[上一篇] 存款保险制度:撬动中国金融改革的战略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