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满意度整体提升


  • 来源:云南信息报
  • 作者:张茜
  • 时间:2013-07-18
  • 人气:348
  • 分类:行业新闻

    在近日举办的2013陆家嘴论坛(官方站)主题大会上,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过去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今后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还是要靠改革。如果说过去的改革是解决保险业的生存问题,实现了行业由小变大,今后的改革将聚焦行业发展问题。

    但是,目前保险业仍还存在着服务面不宽、服务能力不强、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本报日前启动的“2013昆明金融业民意大调查”活动中,云南省内保险机构的服务质量成为了众多消费者探讨的焦点话题之一。这些年,在保险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保险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保险行业有了哪些令人称道的变化,其间还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是今后需要逐步探索并亟待改变的,带着种种疑问,本报采访到了云南省保险行业协会会长刘文选。

    行业满意度大幅提升

    在谈及云南省保险行业整体的服务水平之前,云南省保险行业协会会长刘文选首先对于本报此次开展的“2013昆明金融业民意大调查”活动表示出了极大的认可。在他看来,为了提升保险行业整体服务质量,这一两年来,保监会、保监局、保险行业协会等陆续出台一些政策法规,集中整顿和约束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对于保险业在公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起到了一定的改变作用。

    “去年底到今年的一季度,在全行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理赔难和销售误导等问题治理效果较为显著。尤其是今年在保险业开展的消费满意在保险和诚信经营在保险的两大主题活动在业内和消费者之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刘文选告诉记者,总体来说老百姓对于保险行业的满意度有了较大的提升。

    对于保险消费者来说,感受最明显的是保险理赔速度。过去保险公司完成理赔大概需要一至两个月,甚至三个月的时间,现在大部分保险公司都把理赔周期尽量缩短到3-5个工作日,个别保险公司甚至还推出简单案件一日之内完成赔付,这点对于广大车主来说体会尤为深刻。

    从销售误导到承诺服务,从坐等客户上门投保或理赔到主动上门服务,从冷漠服务到笑脸迎客等,种种的转变使得保险行业日渐深入人心,老百姓关于保险的质疑声和吵架声也逐渐淹没在日益提升的行业口碑中。

    “7月份会启动全国保险业保险宣传日,围绕解决保险业的一些疑难问题。”刘文选说道,随着保险宣传的逐步到位,老百姓的保险意识也在逐步提升,这对于今后保险业的长久发展无疑是一大利好。

    银保问题仍是投诉焦点

    尽管保险公司能把整个公司的经营活动与保护消费者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使得这一年多来关于保险的投诉案件数量在逐步下降,关于保险纠纷走司法程序的少了,和解的多了,但这个行业的一些顽疾仍待治愈。

    记者从云南省保险行业协会了解到,自昆明市保险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去年成立以来,在众多的投诉案件中,银行保险这块的业务仍是投诉重灾区。据悉,某家寿险公司内部每年处理的保险纠纷有90%以上都是针对银保业务。

    对此,云南省保险行业协会相关人士直言不讳地指出,在银保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存在个别银行业务员在销售过程当中对投保人不负责,引发销售误导,而实际在承保的过程当中,保险公司也不可能做到对每一笔银保业务的销售过程都跟踪到位,所以,一旦纠纷发生,矛头大都第一时间指向保险公司,给保险公司处理纠纷也造成很多问题。

    “银保发生销售误导的对象大多集中在老人或持有拆迁款的城中村拆迁户身上。”对于类似这样的行业顽疾,刘文选希望能通过本报此次开展的金融业民意大调查活动,依托媒体公正、客观的平台,广泛收集春城老百姓对于保险行业的只言片语,一来是通过真实的数据切实地感受到这个行业的变化,二来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多维度、多渠道倾听公众声音,对于保险行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能及时面对,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上一篇] 证券公司服务分级管理存在4大问题

[下一篇] 20多家险企抢滩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