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沙龙群英汇聚 求解破局创新之道


  • 来源:和讯保险
  • 时间:2013-11-22
  • 人气:382
  • 分类:行业新闻 业界动态

    11月8日,和讯互联网金融系列沙龙之保险专场在北京举行,本次沙龙的主题为“互联网保险销售与产品创新之辩”。沙龙汇聚了来自保险公司电商部门、专业中介电商平台、门户网站保险平台以及监管部门、媒体等各个领域的60余位朋友,共同探讨互联网保险的发展。

    和讯正锻造互联网和金融业务双重驾驭能量

    和讯网副总编辑江海波在沙龙致辞中表示,互联网抢滩金融蓝海的大潮滚滚袭来,金融业生态格局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和讯也正在以一种一往无前的姿态宣告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与众不同。

    “在由传统互联网财经媒体向金融服务平台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很多的内生细胞,互联网基因都与互联网金融的特质交汇在一起。首先是我们倾力构筑的财经大数据平台,正在通过对金融产业链的数据化整合努力反哺真实的金融社会;而掘金移动化战略又使得和讯在传统互联网媒体完成自我救赎的道路上充当着桥头堡的先锋角色;与此同时,社会化媒体路径的选择,也已成为我们在倾听行业发展声音,研判财经图景趋势的坚实利器。”江海波介绍称。

    当前,和讯正在努力锻造互联网和金融业务的双重驾驭能量,和讯旗下的放心保平台作为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聚合优秀的保险营销员、完整的保险产品测评体系、安全的交易保障机制的保险电子商务平台,正是和讯完成向金融服务平台转型、跨越的一次伟大尝试。而与此同时,和讯也正在构建一个集合投资、理财、消费,包括整个财经金融领域的诸多行业的互联网金融矩阵架构。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以来,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如火如荼,且一直处于保险行业乃至金融行业互联网变革大潮的前沿而颇受关注。从淘宝“退货运费险”的海量成单,到国华人寿掀起“淘理财”保险风潮,再到“赏月险”、“脱光险”亮爆市场眼球,直至11月6日筹备近一年的“三马并槽”众安保险正式开业而达到高潮。

    从沙龙参会者的分享讨论中可以体会到,不论是在这个行业中耕耘数载的“老红军”,还是刚刚在保险网络上崭露头角的“新战士”,几乎众口一词:互联网保险的时代已经到来。大鳄入局,给行业带来的振奋不容小觑。

    尽管如此,摆在互联网保险发展道路上的问题,却并不比以往要少。正如一位与会人士所言:天边已然亮了,但脚下仍是暗途。

    互联网保险定位难解

    互联网保险自身如何定位是首要的问题。互联网对保险行业的渗透方向,究竟是要成为保险业务新的平台和渠道?还是要彻底打破保险行业既有玩儿法?仍然难解。

    参与讨论的业内人士便指出,归根到底,上述难题还是互联网与传统保险行业的力量博弈,究竟谁会更强的问题。会上有对互联网保险看低一线,认为只是一种创新的渠道或平台的意见;也有怀着颠覆传统保险认识,重塑保险规则乃至价值观的声音。很有意思的是,前者通常是老成持重的“老保险”,后者则基本都是血气方刚的“新人类”。这是不是行业未来找到答案的一条线索呢?

    对于“淘宝是佛还是魔”的问题,网易保险靳文卿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表述:“淘宝,现在各家保险公司都在做,我可以说,你们这个腿已经伸进去了,但是陷得不够深,等到你们再玩2—3年后,你们就会觉得你们的成本慢慢在提高。”随着阿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鳄对保险行业涉入越来越深,保险行业的既有规则真的就会坚不可破吗?外部力量是否会打破这场博弈的平衡,而对保险完成一次如3C般的行业性改造?这些问题仍然有待时间的检验。

    需要更多创新满足需求

    保险一直是一个“嫌贫爱富”的行业。虽然传统的保险销售模式,无论代理人还是银保,实际的客户群体真称不上什么中高端,但是这条原理还是被广为认同。

    那么,是否意味着只有等到互联网人群(80乃至85后)真正经济独立而成熟后,互联网保险的春天才会真的到来呢?昆仑健康保险崔晨所持观点即是如此:“目前网络消费人群的年龄偏低,经济能力还不够强,因此青睐灵活方便同时又有收益的理财方式。但是随着这部分人群的成长,保险需求变化,未来10-20年内专业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将是网上销售的重点。”

    对于这一判断,和讯放心保平台运营总监张焘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这真是让我们这样的70后汗颜啊,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生活在网上?我们的淘宝账单已经赛过了其他日常支出,零钱都在余额宝里,拖家带口了还总是为光棍节激动血拼,难道我们要买保险还是只能回到地面找代理人、接推销电话或者去银行吗?我相信,如果有人能够解决在网上放心、安心、开心地买健康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乃至所有保险的问题,这么广大的有了经济实力的70后、60后甚至50后,肯定也是互联网保险的好客户!互联网保险需要更多创新模式、创新手段来满足各类型人群的需求,否则仍然难以撼动已经死气沉沉的传统保险格局。”

     噱头产品并非客户真正需求

    在此次沙龙上,与会者对一些创新型产品展开激烈的辩论。这些噱头产品是否真是客户的需求?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的方向又在哪里?

    据了解,弘康人寿在互联网理财险、低价保障险的创新上有过很多探索和突破,该公司周宇航的分享给了参会者很大的启发和收获。但不可否认,现在市场眼球还是更容易被“赏月险”、“脱光险”、“爱情险”等抢个精光,甚至那些互联网理财险要真正能广为人知,还是得要搭上“双11”的购物狂欢列车,并给出7%甚至更多的收益率(其实是预期)。这样的产品是否真的就是抓准了互联网客户的需求脉搏,而成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产品类型?

    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客户回报加上经营成本,一旦突破保险公司投资能力的天花板,或许就将出现像银保渠道那样“赚了规模、亏了本钱”的痛苦局面。这真的是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的方向吗?这一问题也有待更多的互联网保险探索者去解决。相较而言,华泰保险与淘宝合作的“退货运费险”,其创新思维更让人印象深刻。

    “走向互联网是保险乃至金融的大势所趋,再多的问题也阻挡不了互联网对保险行业的全面渗透和逐步改造,探路者的价值就在于为后人趟开了重重险阻,为行业打开一片新天。站在现在这个时点,我们已经触摸到了保险互联网时代的脉搏,并且这脉搏会越来越强健,越来越澎湃。期待众安、弘康,乃至更多的互联网保险弄潮儿,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带给这个行业亟需的变革力量!”张焘表示说。


[上一篇] 庞伟:如果将互联网当做渠道则做不好做不大

[下一篇] 周宇航:互联网保险的产品应该是普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