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微信保险产品上线 仍待引爆互联网保险


  • 来源:欧浦钢网
  • 时间:2014-03-24
  • 人气:472
  • 分类:行业新闻

    泰康保险首款微互助理念的重疾险产品,3月4日正式在微信平台上线。这款代表着保险业打通手机微信通路的移动互联保险产品,能否成为互联网保险余额宝式的引爆器?随着各家对互联网保险的不断尝试和深入,“保险是卖出去的,而不是客户主动买出来的”这一信条,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据记者了解,首款微信保险价格优势并不明显,因此互联网保险市场仍待物美价廉产品引爆。

    出1元可送好友千元重疾保障

    3月3日,记者采访了泰康人寿创新事业部负责人毕海。据他介绍,泰康保险推出的这款微信保险,是一年期的重疾险,保费、保额均可根据投保参与人数而变化。创新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微信社交圈的互动方式达成交易。如果你花1元为自已购买了一份保额为1000元的重疾险,你再向朋友圈求关爱,朋友为你支付1元钱可再增加1000元的重疾保额。目前泰康规定的参与关爱朋友上限为99人。当然保额与年龄段有关,如40~49岁的人花1元只能买300元保额的重疾。第二个创新是产品完全通过微信完成投保、核保和支付。

    据了解,此款产品内部测试一周,已完成了6000单投保。

    价格和退保权益优势不明显

    年轻人花100元可买10万元的重疾保障。如果一天后退保只能拿回64元多。从价格和退保权益角度看并无明显优势。既然产品的销售、核保等均在网上完成,根本不存在代理人不菲的代理费支出,为什么价格并未明显下降?

    对此,毕海回应记者称,我们主要目的是通过此款微信保险探索保险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社交概念相结合的通路。该产品是一年期的重疾产品,退保权益应当不是主要诉求点。我们也本着不赚不赔的宗旨运营此项产品。他还表示,此款产品的开发费加上后台服务器等,运营费用均需考虑,因此也不一定就会便宜。另外,保监会也不允许进行价格比较。

    百亿级保费规模仍不经济

    毕海对记者表示,互联网保险的最大优势就是降低成本。目前,保险业的许多环节比如核保、投保、收费、回访等环节已经搬到了网上。年内泰康的理赔环节也将上网,这将大大降低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进而让利于客户。但目前互联网保险大幅降低成本还不现实。

    日前问世的、由中保协编制的保险首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近三年,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上升到60家;规模保费从32亿元增长到291亿元,三年间增幅总体达到810%,年均增长率达202%;投保客户数从816万人增长到5437万人。

    毕海说,互联网保险目前百亿级保费规模与线下代理人模式万亿级保费规模相比太小。而各家在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投入很大。如果互联网保费规模上升到千亿级水平,或可发挥成本优势。

    谁是互联网保险的余额宝?

    余额宝高收益货币基金短时间内聚起4000亿规模,令银行业人士羡慕。谁能撼动传统保险业的根基?人们何时才能见到物美价廉、投保便捷的产品?互联网保险市场又如何引爆?

    曾在大型寿险公司有过数年产品研发设计经验的专家丘斌斌对记者断言,互联网保险一定会取代传统的保险销售模式。他分析称,现在各家互联网保险产品之所以是小打小闹,原因是传统保险还能盈利,而且仍是主要盈利渠道。但将来未必如此。他分析称,客户都在互联网和微信上,为了获取客户也必须走这条路。传统保险从产品设计到代理人制度销售模式,无法实现站在客户角度销售买险。丘斌斌称,其实超过九成的客户都是从保障需求出发咨询保险的。他得出此结论的一个数据支撑是,保险公司九成以上保单的件均保费低于万元,“这意味大家真正需要的还是保障,特别是价格低、保障大的产品。”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各保险当家销售品种分红险、万能险仍较少涉网,分红险、万能险预定利率未放开也是关键因素之一。而泰康微信保险是一年期重疾,根本不涉及预定利率。

    监管机构对互联网保险持开放态度。据毕海介绍,泰康此款微信保险产品也只进行了正常报备,并无其他限制。监管机构最担心的仍是线下服务。如果服务跟不上,盲目铺开,可能搞坏互联网保险名声。


[上一篇] 网络保险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下一篇] 中保协互联网保险部宣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