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不仅改变着金融生态结构,而且给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带来巨大挑战。为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许多银行提出打造“智慧银行”的目标。打造“智慧银行”需要有“智慧”的行动,仅仅作为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对此,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互联网金融的开启不仅仅开辟了新的渠道,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互联网,客户可以更方便自主的决定资金流向、选择产品和服务,互联网把传统的“填空题”变成了“多选题”。银行要借鉴互联网金融的理念,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实施流程再造,着力解决业务流程长、办理速度慢、服务态度生硬等“老毛病”,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改进客户体验,提升客户满意度。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汇集庞大的客户信息,掌握客户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银行要借助这一优势,利用自身的IT专业人才和客户资源,搭建自有商务平台,收集和分析用户的交易数据、使用习惯、风险偏好,维护好自有客户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与第三方机构同样便捷的服务。银行还可以运用以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的金融应用平台,实现产品的网银化、营销的网络化、服务的在线化,实时观测客户的“三流”,使客户服务更加实时、精准和低成本。在此基础上,银行要积极创新电子产品、“微信银行”等符合消费者习惯的产品,使“智慧服务”更接地气。
加快网点电子化建设,对自助设备、网银、移动终端等渠道进行功能整合,开发手机移动支付和虚拟支付,完善手机APP功能,布放智能柜台,响应客户需求,灵活快速提供差异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智慧网点”还要求银行要大力推进客户在线预约排队、智能填单、自助发卡等服务,突破传统网点在时空和人员上的束缚,把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科技成果运用到金融服务中,使客户享受到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
[上一篇] 评论:互联网金融企业未来如何存续
[下一篇] 购物中心:“生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