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抢滩互联网保险用户体验才是王道


  • 来源:投资界
  • 时间:2016-04-05
  • 人气:53
  • 分类:体验

    近日,京东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在公开场合对外表示,京东已与四川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四川省设立京东互联网财产保险公司。至此,包括腾讯、支付宝、京东在内的三大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入互联网保险领域,除此之外还有人人保险、豆包网等一系列新兴的创业公司在抢滩互联网保险市场。

    投融界数据显示,目前投融界平台上互联网保险项目有105个,仅2015年前三季度新增项目便多达56个,占历年项目总数的53.33%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崛起,给网络保险业带来了巨大的创新空间和快速的增长态势。借助网络平台传播快、覆盖广的特点,保险业务发挥传统优势,结合互联网共享、交互、便捷、人性化等行业优势,互联网保险行业有了新的契机。

    互联网保险空间巨大

    早在1997年中国就已经有了第一家保险网站—中国保险信息网,随后中国人寿保险、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也陆续在网上推出了保险业务,直到200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颁布,互联网保险开始真正开始发展。

    2011年9月保监会正式下发《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试行)》,标志着中国互联网保险业务逐渐走向规范化、专业化。

    2013年,保监会批准设立由“阿里、腾讯、平安”为主要股东的第一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这是第一家通过网络实现承保、咨询、理赔、退保、投诉等业务全流程管理的保险公司。

    而以淘宝网购退货运费险为例,2014年的“双11”,淘宝天猫共售出1.86亿份退货险,刷新了中国保险业单日同一险种成交保单份数的纪录。

    据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13年,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增加到60家,年均增长46%;规模保费从32亿元增长到291亿元,3年间增幅总体达到810%,年均增长率达202%。2014年互联网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858.9亿元,同比增长195%。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保险业实现互联网保险业务收入622亿元,超过2014全年业务收入的195%。

    大体系建设+政府监管

    与传统的的保险相比,互联网保险更加的方便、快捷、多元化,然而,伴随着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其弊端与风险不容小觑。其风险包括信息披露不充分、产品开发不规范、创新性业务风险等等。

    根据调研,在中国消费者希望保险公司做出的改进点中:第一是个性化产品服务;第二是对隐私的保护;第三是用户界面的简单便捷性。保险公司如果能在消费者期望高的点上做出合适的改进,相信一定能够极大地提升客户体验,进而在客户心中拔得头筹。

    互联网保险业务主要是通过消费者自主交易完成,与传统交易方式相比,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而网络销售强调吸引眼球、夸张演示的营销方式,与保险产品严谨审慎、明示风险的销售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并且,由于缺少相关历史数据积累及应用,在创新型产品开发上还存在定价风险,可能产生较大偏差。保险公司对这类创新型业务的合规性判断、产品开发、风险识别和风险定价能力还有待提升。

    同时,相关部门的监管也十分重要,10月1日起,《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已正式实施。作为国内首份针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文件,《办法》从经营原则、经营区域、信息披露、经营规则、监督管理等方面对互联网保险经营进行了规范。据投融界了解,目前已有不少保险公司官网的理财型保险下架,互联网保险发展被迫降温,逐渐呈理性发展态势。而在2015年,投融界转型升级,倡导“不止信息,更多服务”,平台提供更多法律咨询、专家指导等专业服务,必定能为互联网保险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无论是企业自身体系的完善,还是政府的监管,亦或是投融界平台提供的指导,最终的目的都是让互联网保险行业健康发展,提升用户体验,保障消费安全,毕竟,目前互联网行业太多的漏洞曝出,着实令人心惊!


[上一篇] 移动互金催生证券经纪新业态倒逼券商提升线上服务

[下一篇] 如何探索网点辅导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