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不到“据说是很美好的体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来源:好奇心日报
  • 时间:2017-06-14
  • 分类:热点资讯 客户体验 体验

    当代生活最不缺的就是“理想生活的样本”。

    拥抱中产生活的人可以从葡萄酒装腔指南到墙排式坐便器选购手册中获得各种贴心的指引;渴望生活变化的人可以从各种真真假假的“一秒逃离北上广”“休学辞职去旅行”故事中获得勉励;相信“租房也是家”的小确幸患者可以热情拥抱集装箱绚丽变身计划;即使你是一个无欲无求的青年,也有平易近人版本的理想生活样本告诉你:在炎炎夏日开着空调盖着被子吃着西瓜连看一整季美剧才是最棒的生活!You deserve it!赶快试试吧!

    人们确实免不了被这样的范例影响,热情拥抱社交网络、媒体和品牌构建的理想盛世,但按照样本生活,可能会遭遇这些:

    轻信游戏主播日入千万的励志故事退学打游戏的,最后发现自己打游戏并没有人看;

    实践“18 件胶囊衣柜过一年”的,整整一年都不断被关怀“今年没买新衣服吗?”

    在炎炎夏日开着空调盖着被子吃着西瓜连看一整季美剧的,看完后头晕脑胀第二天上班如行尸走肉。

    ——生活在被充分包装的商业时代,互联网和广告商为人们搭建了一个沉浸式盛世的同时,也让人们成为它符号的一部分。在追求快速反馈的年轻群体中,渴望能过上更好更有品质更具风格的生活,却没有足够的沉淀去研究究竟什么是更适合自己的生活,于是把他人营造的美好套用在自己身上,又因为结果跟预期不相符而感到失望,由此造就了一系列体验不到“据说是很美好的体验”的体验。

    以下是好奇心研究所观察到的人们有关美好体验的体验:

    实操性困境——离美好生活样本,还有 364 天不重样早餐在等我

    现如今,以“爆改”作为搜索关键词,很容易收获到一些“五菱宏光改造成玛莎拉蒂”式的改造方法:

    《爆改!28 平米蜗居,五脏俱全胜过 500 平米豪宅!》

    《90 后最强出租房爆改,只用 300 元!桌子是捡来的!》

    《逃离北上广,爆改集装箱成海景公寓/世外桃源,私藏未来智家!》

    ……

    好奇心研究所此前发布的一项关于「美好生活范本」的讨论中,有 22149 个读者表示面对这类“20w 爆改集装箱成宜居处、夫妻辞职环游世界、废物囤积改造幸福小物件”的品质生活指南的态度是:

    “我看看就好。”

    对大多数人来说,废物改造所需要的动手能力、神奇整理术要选购的众多收纳盒和顺手程度、365 天不重样的快手早餐需要的折腾耐性,都像躲在嫦娥背后的月球凹坑一样确切地摆在那里。
 
    生活方式模仿——没搞清因果关系的媚雅

    在没弄明白艺术诗歌古典乐和哲学的门槛之前,就仰着脖子猛冲进去,结果额头在门槛上撞出了个大包的事儿无时不在发生,但仍没能阻止人们前仆后继地一股脑涌进那些被定义为高雅的艺术里。

    在美术馆逛了半小时,最大收获是拍了 20 张文艺照;在演奏会上睡了一刻钟;把一句话用斜杠划开就当作诗;拿《存在与时间》作催眠读物,被问到觉得怎么样,总是心虚地回答,“好看!”

    这种媚雅通常不会产生“觉得这音乐剧这书被高估了”,因为不熟悉,人们在对不熟悉的事上往往是毫无戒心地尊崇。

    把这种紊乱扩展到生活方式上就是“18 件胶囊衣柜过一年断舍离”看起来简洁高端有质感,一尝试,发现真相往往是时不时被热心同事关怀“这两件衣服是按照单双号在穿吗?”


    这背后生活方式转变的不顺畅,常常隐含着直接复制极简生活的荒谬。要让有囤塑料袋习惯、总忍不住在购物节因为便宜 10 块钱而量贩卫生纸和洗衣液的人开启日式断舍离极简人生,或者给从小深受儒学教育 10 天假期 9 天半待在家里的人推荐每晚美式 livehouse 式解放,结果就是一种身心俱疲的莫名。

    在没确定是否接受是否适合另一种生活方式之前,人们常常通过图片来判断这是不是“想要的生活”,但后来发现不行,高估了自己。
 
    被量化的主观感受——数据时代下并不主观的主观感受

    虽说美好体验是件很主观的事儿,但在互联网上人们还是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当我们谈论某部电影好不好看、去某个国家旅游好不好玩、网红美食好不好吃、结婚是不是自由坟墓、会觉得我们正在谈论一个标准答案。

    把知觉量化成阿拉伯数字,能缓解我们对不确定性的不安感,星级、评分、点赞数、阅读量,这些“越多人同意就越可能适合自己”的从众心理和排队效应,在无形中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判断。而当我们觉得一件事其实是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时候,我们的分歧大多在于:那些很棒的理解和私人体验,常常无法互相传递。
 
    好奇心研究所一项名为“你觉得哪些“看起来很美”的体验,其实被严重高估了?”的调查显示,有857人觉得「上大学」是个被高估的体验,为赞同人数第二多的观点,赞同数最多的则是这样一句话「说大学不美好那位,等你工作了会改变主意的」,有1321人同意。

    有趣的是,如果把选项换一下,当有人提出「上大学是种很美好的体验」,往往会有更多人认同「等你上完四年大学就会改变主意的」。

    很多人喜欢的一个人或一首歌火了以后就不再喜欢,因为自己的独特性被大众消解了,小众才能彰显品位,当小众慢慢变成大众,作为个体的我就被群体湮没了。而那个人那首歌并前后没有变,不相干的他人喜好改变了自己的偏好。

    开脱式语言留下的后遗症——高估从我开始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一项实验中发现,人们并为自己挑选的 facebook、match 和 linkedin 头像往往不是最佳的选择,相对来说,陌生人帮你挑的更能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由于我们对自身瑕疵的过分关注,而减弱照片整体效果的认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那些“自认为好看”的自拍频繁发布在社交圈遭到的嫌弃。

    类似的,好奇心研究所一项名为“你在什么时候发现自我认知出现了偏差?”的调查中,有将近 1/4 的读者“觉得自己的声音很好听,听自己的语音才发现怎么这么难听”。对自身的了解不足,使得那些现充感满满的周月年计划在虚弱的自制力面前总是显得被过分美化。

    此外,网络语言也对自我认知产生了不小影响。同样一个事实,在语言上换一个词就能勾起不同的情绪,吐槽、自嘲还有当下流行的丧语录在无形中消解了焦虑压力的同时,也让人重估了严肃性事实,玩笑说得多看得多了,慢慢会把自嘲里的自己当做理所当然的常态。这样一来,没有毅力、懒惰、自控力差不仅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还有点儿萌。自嘲养成的自我开脱思维,导致了许多需要具备某些特质或努力才能达到的「美好的体验」,一到了自己这儿就显得没那么美好了。


[上一篇] 金融科技激发传统银行变革

[下一篇] 互联网免费时代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