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青睐区块链底层架构应用


  •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 时间:2017-09-08
  • 分类:工具技术

 

    因数字货币比特币的出现而声名鹊起的区块链(Blockchain)正逐步被银行尝试与开发。

    近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阵元技术矩(深圳)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将三方研发的区块链底层平台BCOS(Blockchain Open Source)完全开源。据介绍,在开源前,已经有10个项目在此平台上搭建。

    所谓开源,就是共享技术,通过开源共享、推广技术标准打造出一个多方利益共同体。在目前的区块链市场中,规模较大的参与者先后开源底层技术,使得市场门槛不断降低。在谈到为何要开源时,万向区块链创始人肖风表示,区块链被外界称为“信任的机器”,只有在开源后公开透明的情况下,才能用一套算法达到多方参与的信任。

    逐步发力场景应用

    区块链的重大突破在于解决了中介信用问题。此前,两个互不认识和信任的人要达成协作必须依靠第三方。比如过去任何一种转账,必须要有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存在。但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无中介机构参与的金融活动成为了可能,比特币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银行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低成本地填平交易各方之间的信任鸿沟,使得交易环境更为安全可信,同时,提升经营效率、管控风险,并缩减交易和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一些传统业务流程可能被简化或省去,新的金融交易模式相继出现。

    事实上,此前已有不少银行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应用,涉及资产托管、跨境清算、公益捐款、联合放贷等方面。

    例如,中国银联与光大银行联合使用趣链科技区块链平台构建的多中心可信POS电子签购单系统已经完成初步测试,该产品主要解决电子凭证所存在的辨别真伪、防范滥用、追溯流程等问题,后续也会针对各类金融类凭证展开区块链应用,从而促进数字银行的打造,提高各类凭证的处理效率。邮储银行则联合IBM试水信任机器,打造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托管系统,实现了信息的多方实时共享,免去了重复信用校验的过程,将原有业务环节缩短了60%至80%。中信银行上线了基于区块链的国内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BCLC)(一期),成为国内首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信用证结算领域的银行。

    不过总体来看,虽然尝试与布局不断,但区块链在银行的应用及开发仍未涉及到核心业务。有商业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区块链这一新兴技术还在快速发展中,仍然存在较多的技术障碍,在法律监管等方面也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大型银行会更多地考虑新兴技术的实施风险和政策风险,因此在项目实质落地方面态度会更谨慎。

    这也是微众银行联合其他两家机构开发底层区块链技术并开源的原因,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告诉记者,希望金融机构能够依托BCOS,更多地专注于场景的开发,以推动区块链场景应用的快速发展。

    区块链热潮涌现

    2015年9月,全球13家顶级银行加入了由金融技术公司R3领导的区块链联盟组织,同时,发布了首个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实验,并使用了微软Azure的区块链即服务(BaaS),涉及其中11家成员银行。这些银行通过分布式账本上的代币资产来模拟交易,而无需中心化的第三方参与。自推出以来,R3分布式账本财团已签署了42家合作银行,目前,该联盟已向非银行机构、清算所以及交易所开放。

    去年8月,微众银行联合上海华瑞银行,基于BCOS平台的早期版本推出了国内首个在生产环境中运行的银行间联盟型区块链应用场景——联合贷款备付金管理及对账平台。随后,洛阳银行、长沙银行也相继接入该平台,经过近一年的运行,该平台所记录的真实交易笔数已达数百万量级水平。

    马智涛称,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合作银行将可以实时地收到已确认的联合贷款信息,从而缩短了原来的“T+1”对账周期,优化了备付金管理与对账流程,节省了运营成本。

    除微众银行微粒贷采用同业合作和联合贷款模式向客户发放贷款外,BCOS开发机构之一的矩阵元也正联合某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基于BCOS平台的底层技术打造一个对接中小微企业的股权登记与服务平台。

    目前来看,以BCOS为例,区块链底层架构已经从中小创业型公司更多地走向大型互联网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合作,近一年来纷纷发布其企业级应用的区块链底层产品,且多使用开源的运行模式。肖风认为,各开源平台的竞争已经开始,这类似于此前互联网的TCP/IP协议竞争。最终,有生命力的可能不是最具技术先进性的协议,而是获得开源社区、商业应用认可的技术。他表示,BCOS的系统已经经过生产环境验证,希望到明年应用场景增加到50至100个。

    监管态度明朗

    从当前的趋势看,区块链技术很有可能会重构金融行业底层架构,将极大程度地改变金融行业生态、提高效率。由全球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司与投资者交流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Broadridge联合完成的研究报告显示,区块链每年可以为全球金融市场节约150亿至350亿美元的成本。

    国内相关政策也对区块链持鼓励态度。去年10月,工信部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12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信息规划》;今年5月,工信部发布《区块链参考架构》。

    不过,区块链虽然会对金融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甚至是重塑作用,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也同时给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此,监管态度非常明朗,即希望在鼓励行业发展的同时,及时发现风险所在,并提高相关的监管能力。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此前表示,以区块链作为金融运营核心基础设施会面临诸多风险,区块链技术在被应用到现有基础设施之前,实现标准化和解决监管及安全性问题至关重要。

    相关监管也正在跟进。去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设立了区块链研究工作组,重点对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技术难点、业务场景、风险管理、行业标准等方面开展研究,跟进国内外区块链技术发展及在金融领域应用创新,密切关注创新带来的金融风险和监管问题。

    而对于机构来说,与监管配合,共同维护行业良好环境同样重要。马智涛表示,BCOS会设计监管接口,监管机构能够实时观察链上面的数据,进行监测。


[上一篇] 国有大银行转型: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

[下一篇] 大数据时代车险理赔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