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这么火,用户到底长啥样?


  • 来源:中国消费金融
  • 时间:2017-11-08
  • 分类:工具技术

 

    消费金融无疑是2017年最为火爆的细分金融市场,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下,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超前消费、即时消费逐渐占据主流消费意识,信贷市场快速觉醒,成为金融行业发展势头最猛的主力军。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我国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增加7137亿元,超过2016年全年总额。在庞大市场需求的倒逼之下,消费金融作为面向多阶层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模式,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面对这么一大块蛋糕,各路资本自当纷纷涌入,分期、现金贷等各种模式层出不穷,然而,鲜有问津的是:消费金融的客户长啥样?

    消费金融主力:30—40岁的职场骨干

    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切入一个新兴的细分领域尤其如此。只有快速了解企业面对的客群特点,专注于对该群体的数据调研,才能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市场现状,在金融产品设计、运营模式上作出最佳应对。

    不久前,南都金融研究所联合万惠金融研究院推出《2017新青年消费金融白皮书》,基于庞大的问卷调查数据,精准刻画出了新青年消费画像及其在使用消费金融产品上的偏好习惯,全面呈现了该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前景。

    随着新一代消费理念的升级,80%受访人群表示使用过消费金融产品。在性别上,使用消费金融产品的男性用户占比相对较高;而30-40岁的职场骨干成为消费金融的主力,他们普遍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稳定的收入带来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更愿意付出资金成本来获取当下高品质生活。

    此外,中等收入者使用消费金融产品比例最高,而且他们受教育程度并不低,超过72%为本科学历。从产品偏好看,新青年使用消费金融产品呈现“高频小额”的特点,数据显示,他们年借贷次数集中在3-6次,借贷金额大部分在5001-10000元以及1001元-5000元。

    从支出用途来看,餐饮、服饰及日用品、交通出行成为受访者的主要支出用途,此外租房或房贷、车贷的占比也偏高。由此可发现,新青年们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追求,愿意把钱用于提高生活舒适度,而非省吃俭用或者储蓄。这种新时代的消费观,也促使新青年更有可能借助消费金融产品提高生活质量。

    多层次、差异化的消费金融服务市场

    消费金融的庞大市场,吸引了各类资本参与,也催生出了多元化的消费金融服务模式,以及差异化的消费金融服务市场。除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之外,各行业巨头及部分网贷平台也竞相涌入。

    而早年布局消费金融的老牌公司,在今年纷纷创造出了惊人的利润业绩。作为银监会首批的四家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今年上半年,中银金融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125.73%;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192%。而2016年的财报显示,中银消费金融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133%;净利润5.37亿元,同比增长168%。这意味着,中银金融今年上半年赚取的净利润已超越去年全年。

    得益于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和便捷的产品体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增长也尤为迅速。

    电商行业旗下的消费金融产品,比较典型的有京东白条、天猫分期、苏宁易购等,上述平台依托于电商渠道搭建的消费场景而生,有着其它产品无可比拟的流量入口优势。相较于传统消费金融产品,电商系平台更加贴近用户,简单快捷。不过,目前他们尚局限于电商平台内的消费场景,在其他垂直细分领域并未过多涉入。

    网贷平台旗下的消费金融产品,充分抓住其“小而散”的特点,与多个渠道平台合作,面向实际需求人群,进行定向服务。从行业整体放款量来看,消费金融已明显存在线上化倾向。而以网贷机构为代表的新消费金融服务商,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消费金融服务普惠化的主要推动者和产品的主要提供者。

    风险与机遇并存

    虽然消费金融市场前景广阔,但必须注意到,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只是机遇,类似于恶意欺诈、重复授信、过度授信等存在于传统金融服务领域的不良情况,已经逐步转移至消费金融领域。而且由于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贷款服务主要针对于中低端个人消费者,无抵押无担保,不良贷款率势必会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就现阶段来看,消费金融领域尚未形成红海,风险与机遇并存,其体系的完善与进化,需要政策引导、资本辅助及行业自发的秩序维护。尤其对于消费金融机构来说,应充分利用政策倾斜及庞大的市场需求,在保护客户钱袋子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产品创新模式,拓展授信范围,以良币驱逐劣币,让各类违规产品没有生存的土壤,这才是消费金融健康发展的道路。


[上一篇] 互联网化倒逼银行信用卡加速转型

[下一篇] 线上线下优惠同步 全渠道体验成商家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