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金盾计划”与客户分类创新


  • 来源:中国证券报
  • 时间:2012-11-27
  • 人气:679
  • 分类:行业新闻

    2010年4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证券经纪业务管理的规定》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适当性管理工作已成为证券市场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由于国内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在客户分类方面仍存在分类方法主观性强、分类结果准确性难以评估,以及分类结果应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客户分类是适当性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客户分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将直接关系适当性管理工作的质量。

     兴业证券在客户适当性管理的实践中发现,单纯依靠传统基于问卷测试的客户分类方法,作为适当性服务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适当性管理工作的水平。通过多年的努力,兴业证券提出了创新的客户分类方法,该方法是结合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评估结果,而认定得出客户综合风险特征的方法。并在构建客户风险偏好识别模型过程中,引入先进的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技术,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指标,运用K-means聚类算法构建了产品偏好、操作风格与盈利能力、交易时机偏好分析三个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二次聚类结果正交方法,构建客户风险偏好识别模型,使客户分类结果更为贴合客户的真实秉性,初步解决了适当性管理中的关键点和难点问题。

     兴业证券的“综合风险特征分类方法”在多年的探索中经过持续改进,现已逐步稳定和完善,在有效客户中的覆盖面也达到较大规模,并在初步应用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未来,兴业证券将继续保持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并在应用的领域上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为行业的适当性管理工作探索总结更多经验,同时也希望监管部门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网上交易安全全面加固

     兴业证券介绍,已制定并实施了旨在全面加固网上交易安全,并推广双因素认证方式的“金盾计划”。该项目自2009年12月正式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网上交易中常见的客户密码被盗等共性的安全问题,显著提高了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有效保障了投资者账户和资产安全。

     本项目以集中认证平台建设为中心,引入以动态口令卡为主的双因素认证方式,配套建设了账户入侵检测系统、集中日志管理系统、集中监控系统等技术系统,打造了一整套全方位的立体的安全体系,并通过国家权威机构的第三方认证。项目实施过程涵盖了组织保障、跨部门协调联动、业务技术融合、制度流程梳理、投资者教育、服务支持、营销推广、应急处理等各个方面,制定一整套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技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填补了行业在双因素认证管理方面的空白。

     项目整体具有鲜明的行业特性,设计思想、技术方案、实施方法、项目成果具有可推广性,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经验教训对提升行业整体的网上交易安全水平,推动《证券公司网上证券信息系统技术指引》的落实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该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广泛实践和宣传推广,结合投资者信息安全教育,多数投资者开始关注网上交易安全,潜移默化地改变投资者对信息安全的忽视。

     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有关网上交易安全加固方面的工作经验,包括组织管理、技术改造、安全认证产品的招标和选型、客户体验调查改进、应急预案、营销推广、投资者信息安全教育等,形成了一整套较成熟的技术方案、管理办法和工作经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上一篇] 电话营销中如何细分客户群?

[下一篇] 客户体验管理的战略定位及框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