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商业智能成CIO新宠?


  • 来源:大势至
  • 作者:石菲
  • 时间:2012-05-24
  • 人气:1090
  • 分类:业界动态

最近Cartner对CIO做的一次调查中可以看出,BI(商业智能)已经连续3年排在CIO们议程表上的第一位。在许多情况下,CIO们已经在某些位置对商业智能或绩效管理进行了投资,或者他们正打算这样做。只是许多CIO目前正在使用单点解决方案或部门实现的方式,而没有着眼于整个业务层面。

如今,全球金融风暴已经影响了许多行业的市场需求,不少企业开始裁员和削减预算,消费者的信心也受到了重挫。经济危机也让CIO们更加冷静,仔细盘点该如何去利用技术手段降低成本,改善绩效,提升管理,顺利度过“严冬”。经历了最初的火爆,而后的沉寂,到现在的复苏,用户对商业智能的热情似乎已经重新被调动起来。

在国际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商业智能能否为企业节省成本,成为CIO们的新宠?在国内,现在的商业智能应用现状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些疑问,《中国计算机用户》展开“商业智能认知度与应用调查”,力图为企业用户提供最富参考价值的答案。

为何曲高和寡

在参与调查的用户中,表示对商业智能不太了解的占31.40%,表示一般了解的占59.80%,比较了解的占8.80%,表示对商业智能非常了解的用户是零。

在应用方面,80.40%的用户还没有应用商业智能相关产品,13.70%的用户表示准备应用,4.90%的用户已经应用,已经应用并取得一定效果,准备继续深入应用的用户仅占1.00%。
  
对于没有应用商业智能产品的原因,选择价格因素的用户占11.20%,选择人才因素的占11.20%。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阻碍国内商业智能成功应用的绊脚石之一。人才问题是目前各行各业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商业智能这个新兴领域,问题更加明显。对于企业来说,既了解商业智能产品又了解行业应用的人不多,因此商业智能往往停留在报表及查询这一级别,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无论是软件开发商、咨询服务提供商或实施方,人才匮乏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选择技术原因的占17.30%,更多的用户则选择了不了解领导需求,不清楚应该分析什么,选择这个答案的用户达到56.10%。

以前的信息化系统都是从CIO角度发起,解决业务部门的某些需求。而BI应该是自上而下,由管理层提需求,用企业真正关心的指标来提需求。而国内的CIO大都不站在战略角度,不明白哪些是企业所最需要的。

CEO懂管理,有想法,但把CEO的想法变成技术语言,缺乏翻译。CIO和CEO在这方面的沟通很难,语言不通是个大问题,因为要涉及公司的所有指标。CIO要理解CEO的管理需求,要有管理知识。以前的思路是搞技术的只是做好系统,应用好就可以。商业智能则是要明白挖掘什么,需要的关键点是什么。
 
人们还在寻求记分卡和指示板

本次调查显示在应用商业智能相关产品的用户中,46.80%的还停留在报表层面,8.50%的用户停留在仪表盘层面,在其他应用层面占14.90%,而真正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帮助的应用只占据了29.80%。

目前,记分卡和指示板还是人们追求的最常见的商业智能解决方案之一。对于具有多个交易系统和多个数据源的场景,了解所有信息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记分卡或指示板中将信息提供给用户,然后提供异常信息,从而人们可以只专注于异常和超出允许范围的领域。所以,对于具有太多交易信息而且无法筛选信息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人口点。

从BI角度来看,在记分卡和指示板后面是重点围绕报告和分析的议程。这可以是结构化的报告,人们想要的有常规报告、特殊报告和用户查询类型报告。所以,用户关注的是访问信息并以图形方式显示信息的能力。

NUMMI是一家汽车制造商,他们在组织的所有层面上使用记分卡之后库存利用率方面实现了显著的节约,而通过更好的问题报告不仅使问题减少,安全性也得到了改进。通过一个人们可在日常工作中查看的指示板,提供关于运营各个方面的信息。使用这个指示板来识别问题,然后针对重复率最高的问题采取措施。因此,NUMMI可以关注频率较高的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销售毛利大大增长,几乎已经达到过去的两倍。

看得到的好处

在已经使用BI的用户中,常常会面临两个问题。首先在IT方面,通常因为IT系统积压了大量报告并且难以处理,影响了响应业务用户对新报告或信息的请求,流程常常变得缓慢和低效。其次在业务线方面,业务线可能需要从IT系统获得大量报告,而且每次需要的信息不同,即使是非常小的变化也需要IT系统重新提交报告,导致这一过程十分低效,IT系统无法快速满足业务用户的信息需求,使得业务用户无法做出合适的决策。

在使用商业智能产品之前,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零售商Best Buy一直在使用Excel进行企业规划,对报告报表和账单结算感到苦恼,有时要花数月才能获得一套计划。在应用了Cognos的商业智能产品后,他们使用Cognos工具计算商店盈亏水平、客服中心财政预算、融资计划、市场营销和宣传计划。结果,Best Buy大大缩短了它的规划周期,他们现在已经将规划周期缩短为几天。

在本次调查中,对于商业智能所带来的好处方面,25.00%的用户选择了节省成本,50.00%的用户选择了能够为领导提供决策辅助,2.30%的企业应用商业智能提高了利润率,6.80%的企业应用商业智能提升了客户满意度,15.90%的企业应用商业智能为单位提供了战略辅助支持。

不管是什么样的好处,CIO们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将数据分析结果带入企业业务运作,让领导切实感到商业智能为企业所做的贡献。
 
选择适当的工具

在选择产品时,旅行者汽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信息总监祝宗奎这样分析各个厂商的产品,他认为SAP公司的商业智能产品跟自身的各个业务系统集成很紧密,但没有强大的中间件,在工作流层面与其他厂商系统集成性不高。甲骨文和IBM公司的数据库和中间件产品很强大,但二者的商业智能产品与各个业务系统结合相对松散。

“具体要看一个企业的应用需求和集成情况,才能去判断商务智能要做到什么层面。做到最高境界就是商务智能的数据挖掘和钻取能力,要看从不同系统中取出数据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但这些精细化的区别很难界定。”他说。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产品选择方面,30.40%的用户倾向于甲骨文公司产品,12.70%的用户倾向于SAP公司产品,38.20%的用户倾向于IBM公司产品,1.00%的用户倾向于SAS公司产品,1.00%的用户倾向于其它国外厂商产品,16.70%的用户倾向于其它国内厂商产品。

在选择商业智能产品时,13.70%的用户更看重前端报表能力,34.30%的用户更看重于商业智能产品与数据库结合的能力,52.00%的用户更看重于提供决策的能力。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的王英钧就更看重商业智能产品提供决策的能力。江苏省公安厅的王大兴也认为能够通过简单的配置实现有关数据信息展示和提供辅助决策是重点。

在选择产品时,看重厂商实力的占27.50%,看重顾问实力的占13.70%,看重价格因素的用户占据了12.70%,而看重技术是否简单易操作的用户占46.10%。中国工商银行石河子分行的邹洪泉认为人性化,易操作是重点。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刘文仲认为通用、适合各种平台、用户可以灵活方便增加新的功能的产品更适合用户需求。宝鸡市公安局的徐魁认为用户需要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就能操作使用的产品。

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中心的吴永荣认为,在已经确立明确的需求和目标以后,部署、实施BI的下一步是要选择合适的BI工具产品。有了方便的工具,可以在技术方面加快系统实施的进度。企业甚至可以选择相互兼容的不同的软件工具来进行不同的系统开发。比如可以选择不同的工具来分别完成中级业务领导的多层钻取报表、高级领导常用的复杂报表或者图形化的仪表盘关键指标监测等等。但是这些不同的工具必须能整合在一起,相互兼容,让用户可以无缝地在之间切换使用。最重要的是“能准确、快速地实现需求”。


[上一篇] 基于CRM的商业智能是什么

[下一篇] 商业智能在银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