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机会与风险


  •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 时间:2014-05-30
  • 人气:297
  • 分类:热点资讯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实有其必然性。一般而言,一个金融市场的深化程度,常以直接金融相较于间接金融的比重来衡量。原则上,直接金融比重较高的,称之为金融深化程度较高。但未来,互联网金融将会成为深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因为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是更广泛的客户,以及更低廉的资金与交易成本。透过搜索引擎、大数据、社交网络及云计算,互联网金融能够建构的是更有效率也更优质的资源配对。

    在互联网金融的各项发展中,P2P的崛起是极为值得重视的。P2P源于2005年,英国首创的Zopa是全球第一家网络个人借贷公司。紧接着,美国的Prosper于2006年成立,其后更有中国的拍拍贷、人人贷、德国的Auxmoney、日本的Aqush、韩国的Popfunding,以及现在全球规模最大的美国Lending Club等。

    成立至今虽已有相当一段时间,但真正蓬勃发展却仅是去年的事;而且目前最见成效的也主要集中在英国、美国、中国这三个国家。以金额来看,P2P 的放款总额一直到2010 年时都还不到3亿美元,但在2011年时,增加至近5亿美元,2012年破10亿美元,去年则急剧增加至将近30亿美元。虽然未来的发展仍有待观察,但目前已有人预估在未来五年后,P2P的规模将达250亿美元。

    P2P之所以盛行,当然有它的理由。相较于间接金融的银行贷款,P2P的借款人不须经过冗长的银行审查程序、更不需要提供贷款的押品,甚至还能借贷到较银行更低廉的资金;需求自然是高的。另一方面,资金的供给方亦从P2P的借贷关系中,得到较银行存款更高的报酬率,也因此受惠。但是,风险的掌握是关键。

    以美国的Lending Club为例,可看见风险与报酬的匹配。首先,美国对于P2P是有清楚的法律规范的。尤其发展至今,许多美国的众筹资金提供者都已是类似创投、天使基金等法人机构,因此对于借贷者的风险分类,自然有较专业的评估。以目前的利率而言,利息大约落在5%至36% 的区间,英国的Zopa则以4.9%的利息,借款给他们的最佳客户。

    至于风险的控管,P2P虽然像银行一样须确认贷款者的记录;但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用的是网络科技的工具,因此大幅降低了评估成本。尤其传统上银行竞争所依赖的网点、人员、规范化产品等,P2P能以搜寻引擎、大数据、云计算及社交网络的方式大幅胜出。更具突破性的是,甚至每一笔贷款利率的高低,都可极富弹性地由双方透过网络去撮合决定,自然对借贷双方都更具吸引力。

    但是当然,所有的这些仍应架构在一个安全的网络金融体系中。对于维护交易的安全,政府除了监管的任务外,更要依赖法律规范的订定。尤其所有的互联网金融,信息处理是最根本的基础,因此建立完善的征信系统,促进信息共享及资源的整合,才能让互联网金融更进一步发展为大众化的普惠金融。


[上一篇] 互联网金融改变生活:乘客享受私人定制

[下一篇] 从宜家模式看新金融的商业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