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横空出世促使银行加快了与互联网的拥抱步伐,面对风起云涌的互联网金融新产品,银行也应奋起直追,勇敢举起互联网金融创新大旗,成为新金融的弄潮儿。
传统行业很多都已经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开始自我审视进行自我颠覆,这是顺应时代的步伐进行的改革创新,可是具有很大的风险和挑战,颠覆不好很有可能颠倒,因此紧跟时代步伐,敢于挑战和创新,找到一条能够发展的道路才是企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下去的根本。我们欣喜的看到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道路上做着艰辛卓绝的努力,探索着新业务,尝试着新产品。有把营业厅开到网上做网上营业厅的,有直接利用网络做银行的直销银行,有把银行开到微信上的微信银行,有在传统网上银行的基础上进行翻新升级的。在这些创新的过程中,互联网思维起了主导作用,银行开始借鉴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在客户体验、平台开放、入口抢占及大数据等方面着手下功夫。未来银行将会在哪些电子渠道创新上大展拳脚,又会借助哪些创新来迎接未来更加严峻的竞争呢。
本固枝荣——传统电子渠道巩固提升
各家银行传统渠道已经有了像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的电子渠道,在这些传统的电子渠道上进行业务重组和流程改造,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让客户能够顺畅的参与到产品功能的评判和开发中来,增强客户的兜售参与感,通过客户的参与不断丰富产品,快速设计出贴近客户需求的产品。
首先,要做传统渠道的丰富,利用新入口建立更多的电子渠道,丰富渠道的产品功能。
其次提升客户体验度,降低进入渠道的门槛。以往的传统电子渠道是以银行产品为中心,将银行的产品建立成一个个独立的平台,让客户去登录,这种情况下,客户首先要先到银行柜台开通这个平台,然后登录平台,然后找到所需要的产品或功能,这种操作对客户来讲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甚至是需要培训才能正确操作。
虽然各家银行都在强调客户体验,可是一个个独立平台的建立反而是增加了客户进入的门槛难度,客户必须先开通渠道才能看到产品。
银行在丰富传统电子渠道产品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电子渠道平台的开放性,将业务功能以扁平化的方式呈现,并且考虑开放产品功能,将产品功能前移,让客户先看到产品再去签约使用
最后,要建立各渠道间的协同。传统电子渠道该建立的都建立了,最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各渠道之间的协同,将一个个独立的平台打通,给客户提供统一客户体验的大平台,使各平台渠道之间能够实现完全的同步、能够相互关联、形成互补。所谓同步,就是客户在任意一个渠道做过的交易在其它渠道同步记录,在客户登录另一个渠道的时候能够方便的调出其在另外一个渠道做交易时留下的记录。比如:客户用PC机、用手机、用平板电脑等介质登录不同的渠道,其所看到的东西应该一致,所有渠道的客户数据实现同步性。所谓相互关联,就是各个渠道虽然看似独立,但对一家银行来讲其各个渠道的产品应该相互关联,保持客户体验的一致性。所谓互补,就是各个渠道在注册、登录、认证、交易的过程中相互补充,比如:在某一个渠道做过的认证到另一渠道同样适用,实现交叉认证;或者在一个渠道做交易时需要到另一个渠道进行认证,增加安全性。
海纳百川——开放渠道平台
银行建立起的各渠道相对比较封闭,对客户而言门槛较高,对银行而言需要极高的成本去推广获客,银行要考虑的是解决渠道的入口和流量问题,实现互联网的获客。
首先,需要银行将渠道去掉门槛,拆墙透绿,将现有的渠道开放出来,通过开放的场景将原本神秘的银行产品和功能让客户可以轻松看到并能够通过新媒体快速的分享出去。比如: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实现产品和功能的无门槛完全开放,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可以轻松地看到并了解到银行的所有产品,其实就是将网上银行原本这样一个高大上的主题公园改造成一个不收费的平民公园,每一个人都可以不用买票进入到公园里面,需要参与公园里面的娱乐项目时再注册花钱购买。这方面,北京银行已经尝鲜推出了在线银行,就是这样一个概念。
其次,银行应考虑将自己的平台开放给第三方公司,或者对接第三方的平台,通过自己的渠道去实现更多的产品和功能。在这样一种分享开放的氛围里,实现大家的共赢,带来更丰富的产品和更强的获客能力。比如:将理财平台开放,让客户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看到银行的理财产品。对接第三方的缴费平台,丰富本行的缴费品种,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群,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
[上一篇] 广发银行卡客服中心营运总监张国梁:完美转型 下一站
[下一篇] VE特卖:做母婴垂直电商 极致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