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道远: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 来源:中国客户管理网
  • 时间:2015-12-21
  • 人气:185
  • 分类:大数据 互联网+

        12月10日,以“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客户管理大会暨中国客户管理创新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客户管理网携手清华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清华校友总会互联网和新媒体协会、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中国客户管理研究院以及金融客咖啡等知名企业联合发起。

 

        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副秘书长、键桥通讯大数据子公司总经理、云台投资合伙人胡道远先生发表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今天上午各位专家分享了很多技术上的趋势,我会从产业经营、二级市场和投资的角度进行分享。

        首先跟大家分享几则最近的见闻,大家应该感同身受,这个跨度比较大。呼吁已久的二胎政策终于放开,背后意味着什么,背后是一个人口的现象,人口是所有商业现象的基础。最高层提出最新的改革思路叫供给侧改革,为什么有这样的提法,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前为什么不提?地方政府对发展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产业极度热衷,但却一脸茫然。有个做纸巾的台湾企业,他的工厂在大陆,最近迁回美国了,这意味着非常深刻的原因。以前都是产能转移,从美国转移到台湾,从台湾转移到大陆,现在出现了回流的趋势。华尔街未来的前途不是很妙。我最近接触了很多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业家,发现互联网金融这个领域的创业已经逐步脱离了渠道式的创新,不是把产品放到互联网上卖,更多的进入到把互联网的内核和金融的内核结合起来,这样的创新接下来会越来越多,会成为真正的深度创新的例子。

        我表达的意思是大家都会有感性的认识,无论国际局势、宏观经济、产业变迁、区域经济、公司战略、个人的生活都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这个大家都是感同身受的,我用了一个抒情的词叫历史性的翻页,大家都在一起翻这个页,都在从这个世界走向未知的也许是更美好的世界。
过去中国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就在于成本比较优势,尤其是人力成本和各种要素成本,这是2014年我们去美国访问的时候美联储给出的一个数据,以美国的制造业成本基数为100,现在中国制造业成本相对已经达到94,这意味着支撑整个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最核心的相对优势目前已经逐渐萎缩,而且还会萎缩下去,这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是非常致命的影响,为什么经济增长断崖式下降背后最核心的原因就在这个地方。中国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如果不创新,不改变的话,绝大部分是应该被市场淘汰的,但目前由于更高层次的原因,由于社会稳定的原因,没有让这些企业市场出清,导致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是非常难受的状态。

        这是我们画的一个图,我们对中国经济的看法,认为中国经济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五方面,一是经济发展,二是体制转轨,三是人口变迁,四是全球化,五是创业与创新。商业机会第一来自于资本市场的变化,个人的资产管理的需求来临,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中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它正在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包括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产业集中的趋势。我们所处的大数据行业目前还没有体现出产业集中,我们处在爆发期,绝大部分企业最重要的要么被市场淘汰要么被并购,只有少数企业最终能够存活下来,中国绝大部分行业都在走向产业整合的过程。

        人口的质变,人口红利全面消失,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老龄化,中国进入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奇怪,中国干什么事都是要么特别快上涨要么特别快下跌,经济也是一样,下跌都是断崖式的下跌,中国进入老龄化的速度会比我们想像的快很多。为什么中国要放开二胎政策,再不放开的话后果非常严重,整个社会很快入不敷出,会步入日本老龄化的状态。老龄化对很多行业是非常好的机会,医疗、养老、保险。消费升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需求是逐步上升的,这都是确定性的趋势,尤其是医疗、教育、旅游和文化,大家都体会到最近几年体验式消费呈现爆发式的趋势。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对全球很多公司的重要影响。第五个最重要的就是创业和创新,我对创业创新的理解主要是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技术创新,第二大类叫做组织创新、管理创新。

        今天讲了很多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工业4.0,这些技术创新的因素和传统行业结合的话,他会在这个时间段内迸发出只有在中国才能出现的各种新业态、新创新、新模式,这是我接下来要讲的互联网金融,它为什么在中国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就是这个历史时间段中国正处于很多传统的和突变的因素叠加的时期,在全世界全球横向之间是找不到这样的例子,用这个图研究美国的话他都已经成熟了,没有增长动力了,为什么我们不看好华尔街,美国已经成熟了,中国方方面面还很不成熟,处在各种因素在叠加的状态,所以会产生很多新的业态,只有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才能出现新的业态。中国动力逐步转换到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核心的增长模式,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很多服务创新和新的技术、新的应用。

        我们思考互联网金融为什么能爆发的逻辑,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研究互联网,它的起点是技术,毕竟是在技术的背景下来看这个事情的发展。技术创造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这是最近非常火的一句话,也是比较深刻的一句话,新的技术会扩大供给的可能性,创造了新的供给,能够创造新的需求。我们从技术演进的路径来讲,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它最核心的特点就在于无处不在的摄像头、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它导致的结果是物理世界不断被虚拟化、数字化,所有物理信号不断被采集被分析,成为整个数字世界的基础,这个趋势还在不断地演进。当海量数据在集聚的时候会发现传统IT计算方式是比较难适应弹性的,要么是冲击式的需求,云计算作为弹性的提供计算服务的新的技术方法出现了。

        我们从企业竞争、产业升级和投资的角度看数据的影响。有海量的数据可以分析,数据会成为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互联网化会成为几乎所有行业的战略性因素,我个人觉得这应该是不言自明的。IT和互联网对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是战略,不再是IT部门,是思考业务布局的最核心的因素。我们在研究大数据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好玩的事情,数据成为资产之后会不会造成新的金融行为,比如数据之间的交换、数据的交易,今天有很多嘉宾谈到这个问题。由于数据的产生还归对公司的估值模型造成很多的影响。我举个例子,银行放贷的时候考虑企业的因素会比较简单,第一有没有收入,第二有没有资产,第三有没有担保,有没有抵押,但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基于数据产生的企业不一样,都是轻资产,银行怎么可能会给轻资产的公司贷款。张总公司收入应该不是特别多,利润会更少一些,这种情况下银行判断的方式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富含数据的公司代表着未来,这些公司拥有的是用户关系,是关系链、利益链,是许多新的能够走向未来的生产因素,会产生很多新的定价模式,这都是非常前沿的问题。正是由于数据的出现进入了很多领域造成非常大的挑战和影响。2013年以后互联网金融开始爆发,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大数据金融、P2P、互联网保险方方面面的爆发,和我刚才讲的宏观经济相关,和技术演进的路径在这个时点结合起来,这是第一个技术创造供给,供给创造需求。

        第二个特点,和我们这个命题更加相关,这是一个图,中国网民年龄的分布,中国目前网民的峰值年龄是多大?请问张总,这不是公开的数据,大家有没有其他意见?这对互联网金融非常重要。30岁,当我们十几岁的时候我们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是什么?大家都玩过QQ秀,把QQ头像搞得更漂亮一些就可以和同学嘚瑟,当你20出头的时候你的需求是玩游戏,因为你时间很多。二十四五岁刚刚工作的时候互联网上最核心的需求是购物,电子商务会爆发。等到你工作几年以后,二十七八岁你稍微有点积蓄,你会萌发出理财的需求,未来五年在互联网上或者人生最重要的需求是什么?车子房子,有了车子房子才能结婚,结婚以后有小孩要教育,要医疗、保险,这在很多行业都是非常重要的趋势,这意味着像我们这一代人,我们这代人的很多需求是基于互联网,会带来什么样的特点,80后、90会有自己的意见领袖。一个90后去买金融产品的时候,更倾向于阿里巴巴给他推送的理财产品还是中国人保给他的电话推销,他会天然地接受互联网化的金融服务,嵌入场景的金融服务,这对传统的金融机构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一个93年的小伙子,面试官问他,你高中的时候就能带外国人在中国旅游,你为什么没有过六级?他第一反应是问面试官你过了吗?在他眼中没有权威和上下级的概念,你稍对他有一些轻视和苛刻的情绪他都会立马反击回来。随着人口年龄的变化,他会对金融需求以及金融行为发生巨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制度释放红利,大家关注新闻的话都会知道,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都非常关注新产业、新技术的发展。制度红利对一些行业的影响,对证券业,炒股的有多少?举一下手。有没有炒过十年以上的?我指在中国A股市场。老股民对资本市场水性比较熟的会发现,牛市来的时候时间传导机制是这样的,首先是一批江湖高手知道牛市要来了,然后才是主流的公募基金经理和券商喊牛市来了,大概过了半年,通过各种媒体、各大报纸,广大人民群众才知道牛市已经来了,那时候已经涨得很高了。大家都经历过今年的暴涨和暴跌,互联网环境下,牛市一旦确认它的传播速度是瞬间的,一旦牛市的逻辑被少部分人确认以后,立马会通过各种社交媒体一天之内全国人民都会知道,大妈第二天就进场了,当然暴涨和暴跌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因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想讲的是中国资本市场,互联网条件下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明显,会更加扩大证券业的周期,大家可以再看下一轮。这对很多行业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很多行业是非常利好的,如果大家关注互联网金融的话,互联网保险是非常好的发展时机。

        再讲一个宏观的背景,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变得如此重要,如此具有结构性特点,宏观的背景在于中国本身的金融系统,刚才胡博士讲中美金融系统的区别,中国目前的金融系统还是以银行为代表,从利润的角度占到接近95%,横向对比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的结构会发现,银行在发达国家中的地位其实是不高的,这和整个国家经济的行为是相关的,它衍变的路径大概是这样的,过去在人口红利的冲击是有外溢效应的,国家的核心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多大中型企业通过银行的方式借钱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个人行为是储蓄,国家企业和个人行为是对应的。现在中国发现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拉动投资的效益非常低,国家的经济行为会走到鼓励内需尤其是消费,企业资本市场的行为更多会从银行的债权慢慢走向直接进入市场,从天使到二级市场直接进入市场的链条,存款是最差的理财方式,个人最核心的金融命题变成资产管理,通过各种理财方式把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下一个阶段中国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接下来会进入重度的老龄化,国家会像日本一样,日本这个国家经济形势失去了二十年,二十年里日本两个行业是增长非常好的,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给很多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保障和医疗,因为日本整个国家要保障很多老年人的生活,国家的经济行为变成保险保障,个人经济行为会很快进入到要保险的行为,经济体系会慢慢变成以保险公司为核心的金融体系,这是符合国家经济脉络的状况。

        中国的金融体系会不可逆地从以银行为核心走向以资本市场为核心,最后走向以保险公司为核心。这对很多行业是致命性的打击,尤其对银行业,一旦所有人发现自己的钱存在银行是最差的理财方式的时候,存款搬家是不可逆的现象,没有人会把自己的钱放在银行,可以去做投资,要么买信托,要么做P2P理财,要么投资公司,要么买保险,或者做其他的投资。

        资本的推动,关注的会发现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最火爆的就是大数据行业,第二是互联网金融,这是目前整个资本市场最火的领域。二级市场也是一样,牛市里涨得最高的肯定是互联网金融。我们今年5月份的时候一起去硅谷考察,中国第一高价股安顺信息(音),我跟高总开玩笑,他说先跑到国外避避风头,我看到那么多硅谷的好公司,你应该利用资本市场整合全球最好的技术和资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和趋势。互联网金融在二级市场会继续做,不断地在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前景是巨大的,从技术推进到人口需求的变化,到宏观金融体系的变化,到制度的变迁,到资本市场的推波助澜,会导致很多相关细分领域和互联网结合巨大的机遇,这都是确定性的趋势。我个人非常看好互联网保险的创新,金融行业里保险行业是很特殊的行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心体会到,保险行业本身的商业模式是基于互联网的方式进行的,它是基于共享的思维来设计,本身的商业模式设计的逻辑就和共享经济和互联网比较切合,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保险行业是金融行业里唯一可以和大家生活场景相关的,比如去旅游,生活方方面面都有保险的存在,结合互联网的精髓,结合保险的特点,会创新出很多新的玩法。在那么多金融行业里边最容易和大数据结合的就是保险行业,保险行业本质是一个模型,要做很多保险模型,数据的来源对保险行业的产品和风险控制是致命的,大数据对保险行业的影响是比较确定的趋势。

        从2016年开始随着宏观技术和个人资产配置的变化,保险和金融门户未来会逐步走向大数据金融,它是轮动的模式。我们和央行研究的预判的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十大趋势,对很多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大数据从业者比较重大的方向。第一个就是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未来五年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会逐步完善,中央和地方的协同监管,政府和行业的监管并重。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会进一步完善,包括支付、征信、各类金融产品的登记结算会逐步进行。互联网金融的混业趋势更加明显,金融行业的混业是蛮艰难的过程,互联网金融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客户,用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需求,用户的需求就是我经营的导向,用户的需求可不因为分业监管和混业监管而改变。混业经营和垂直细分的经营会并重,很多专注于细分人群、细分地域。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会持续,最近有很多破产跑路的事情,行业会进入深度洗牌,互联网金融会走向普惠。阿里巴巴号称三高两把刀,一把刀叫跨境,阿里巴巴要走向全球,要走向农村,这是未来的趋势。双向并购,经营模式上线上线下进一步结合。业务的移动化,移动金融是未来互联网最重要的。业务移动化、大数据平民化、云计算普及化、区块链技术进一步强化。互联网金融地理空间重新集聚。互联网金融国际化趋势加速,与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和全球化资产配置相得益彰。

        过去二十年是对人们衣食住行用的互联网化,未来我们认为生产领域也就是产业互联网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个行业互联网发展有几个新的因素,数据、金融,很多上市公司升级的方向就是要画完完整的版图,以大数据为核心,把金融服务等服务业注入到产业生态衷,造成生态的升级。从互联网到共享经济是一个更大的经济形态的转型,有机会再跟大家交流。由于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的发展对很多东西的冲击,不仅仅体现在产业生态和商业生态,我个人认为更多体现在组织生态上,未来公司可能不存在了,更多的是中间市场的方式出现,包括滴滴打车、阿里巴巴,新的组织形态下对人才的要求是非常不一样的。这对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挑战,传统管理模式在目前是很难适应的,需要新的管理模式。

        这是我们和各个上市公司交流的结果,这主要是对上市公司总裁讲的,你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对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的高估值,你可以利用新的技术条件设计你的互联网金融的平台,最核心的在于互联网+金融+产业领域会确定性地出现非常大的产业平台,现在还没出现,我相信一定会出现。什么时候中国经济转型成功了,中国公司一半以上是张总这样的公司。浪潮之前还是沙滩看海。这是基于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产业的事业布局。最后是我的二维码,大家可以扫一下,如果需要投资,和上市公司合作的话可以联系,谢谢大家! 


[上一篇] 周本能:从Uber看数字营销中的用户习惯培养

[下一篇] 互联网金融千人副秘书长胡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