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连续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G20峰会的热点议题,同时也被写入2017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力、新引擎。”中国数字经济委员会主席、中国电信集团副总经理真才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说。
真才基表示,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未来几年,数字化投资“增长倍增器”的效应将逐步显现。主要国家表现出数字经济增速高于同期本国GDP增速的共同特征,如2016年美国数字经济增速高达6.8%,同期GDP增速1.6%;日本数字经济增速5.5%高于同期GDP增速0.9%;英国数字经济增速5.4%高于同期2%的GDP增速。
中国经济时报:数字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怎样?
真才基: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宏观经济的组成部分。自2008年以来,我国数字经济的比重迅速提升,2016年占GDP比重达30.1%,增速高达16.6%。据预测,到2020年,传统行业的数字化改造将为中国带来超过40万亿元的总市场规模。未来几年,数字经济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全球竞争新优势方面发挥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据2016年统计数据,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2.4万亿元,已经超过日本和英国之和。凭借后发优势,我国数字经济的增速分别是美国、日本、英国的2.4倍、3倍和3.1倍,未来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经济时报:数字经济在新一轮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真才基: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数字经济代表着新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经济本身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培育和发展的方向,这都将是数万亿的市场。数字化将发掘新的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点,加速传统行业转型。
据统计数据,我国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61.8%,服务化转型步伐持续加快,工业云服务、大企业“双创”、企业互联网化、智能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经济全球化趋势并未停止,而是进入一个由数据流通和创新的新全球化时代。据麦肯锡统计,全球货物贸易中约12%是通过互联网开展,加上资源与劳动力的全球流通,50%的世界服务贸易都已数字化。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帮助中国经济更大范围地融入到全球经济发展中。
中国经济时报:国际商会中国数字经济委员会如何推动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真才基:我们将促进中国数字经济工商界全面参与全球数字经济,鼓励会员单位积极参加ICC春秋季会议和开展多边、双边数字经济交流与合作。增强在国际规则制订、标准选择中的话语权,扩大我国工商界在国际商事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建立灵活、多形式的交流机制,促进成员间的信息沟通,推动标准和规则的建立。中国数字经济委员会将在ICC春秋季会议后召开中国数字经济委员会春秋季会议,同期举办国际性的数字经济发展论坛,推动建立中国数字经济领域的标准和规则。编制《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等系列专项工作。
中国经济时报:能否展望一下中国数字经济未来的方向?
真才基:未来,中国数字经济市场将逐渐从新兴走向成熟,创新和精细化运营成为新方向。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相结合,将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智能制造、移动医疗、互联网教育等都是潜力无限的市场。我国数字经济总量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比重会进一步提升。
随着人口红利优势逐渐减弱,未来的市场将在用户的价值挖掘、技术优势和模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巨大的市场和技术创新将为中国孕育更多的领先企业和商业模式,如无人机、共享单车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的佼佼者将更多地走出国门,为全球的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 药店搞医疗 顾客体验为何变差了?
[下一篇] 银行如何做好“老客户”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