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创新进行时


  • 来源:《当代金融家》
  • 时间:2013-07-24
  • 人气:338
  • 分类:热点资讯

    今年是证券行业创新发展的攻坚年,涉及市场的深层次改革,涉及基础性的制度建设。

    演讲人/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   陈共炎

 
    非常高兴受邀主持年会的证券业环节,应主办方要求,我先简短地介绍一下去年证券行业创新发展的成就和今年的计划。

    去年5月,证券业协会联合沪深交易所等5家机构召开了证券行业创新发展研讨会,这个研讨会对证券行业的创新发展非常重要,会上,我们提出了11项改革措施,会后,我们又把11项改革措施分解成36项具体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落实的具体工作大概有25项,还有11项因为各种原因尚未落实。已经落实的25项工作,涉及证券公司的各项业务,证券公司改革可以说初步见到了成效。我认为,去年一年证券行业的改革创新有两大亮点。

    资产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第一个亮点,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能力明显提高。2011年底,整个证券行业资产管理规模才2800亿,到去年年底,整个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1.89万亿,而且主要增长部分都是在去年10月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新的管理办法出台以后,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2000多亿,定向资产管理计划16000多亿,专项资产管理因为还实行审批制,规模比较小,不到35亿。可见,一项改革由审批改为事后备案,能释放巨大的能量,这充分显示了改革的效力。

    从备案的情况看,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有以下特点:一是限定性的集合计划成为主流产品;二是分级集合计划成为证券公司关注的重点,因为分级集合计划可以同时满足低风险偏好和高风险偏好两种投资者的需求;三是投资范围不断扩大;四是客户类型更加丰富。在备案的定向合同中,有225份是个人客户,占比不到30%,547份是机构客户,占比超过70%。

    去年资产管理的改革有喜也有忧,喜是规模迅速扩大。忧在什么地方呢?最近有一个资产管理的风险评估报告,认为主要风险表现为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信用社、私募机构合作的风险,就是大家普遍担心的行业的风险传递问题。化解这个风险的最佳途径,不应当是重新回到行业保护、行业封锁的老路上去,而应该是厘清责任、共同面对。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第二个亮点是去年行业改革中,私募市场建设顺利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前几天正式挂牌,私募市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和证券公司柜台市场目前阶段都被定位为私募市场)去年已经开始启动。

    在去年私募市场和私募业务发展方面,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建设、规范。去年8月,证监会发布指导意见,明确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是由证券业协会来进行自律规范。最近,我们起草了一个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市场的业务规范,很快会发布实施。

    二是推进证券公司柜台交易市场的发展。这一点经过去年一年的努力,到去年12月份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柜台交易业务规范,正式启动了试点工作。到12月底,我们通过了7家公司的柜台试点方案,而且现在进展非常顺利。第二批柜台交易市场的试点方案昨天已经结束,下周有可能公布。

   三是积极支持证券公司私募债券业务的发展。

    四是规范场外衍生品交易的发展。

    与发达国家的私募市场相比,我国私募市场还刚刚起步,发展空间非常大。

    2013年是证券业创新的攻坚年

    2012年证券行业的改革创新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未完成的11项工作中,有5项涉及跨境业务,主要涉及跨部门协调甚至跨境协调,所以推动得比较慢。另外有3项没能推开的工作涉及到经纪业务,比如允许非现开户等,虽然是已经完成了的、比较成熟的工作,但行业中对这些规则的出台还有一些不同意见。不过,出台这些规则,只是一个时机的问题。

    行业创新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同阶段工作重点不一样,应该有所侧重。去年的11项措施36项工作主要是针对证券行业的各个业务线最急迫、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是证券行业创新发展的一个攻坚年,涉及市场的深层次改革,涉及基础性的制度建设。我个人认为,今年证券行业创新发展应该把握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要继续转变理念,推动市场各方的归位尽责。

    二是紧紧围绕证券公司发展的基本目标,完善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随着改革深入,下一步措施可能会触及一些基本的制度,比如证券法的评估和修改问题等基础性的制度改革要提上日程。

    三是要局部实现功能监管。我过去有一个想法,证券行业、证券市场要发展,首先要去行业化,要打破资本市场中证券、期货、基金等行业分割的状态,在完善隔离墙的基础上,允许各类证券经营机构交叉融合,形成竞争、开放、多元的行业格局。

    四是要注重各种措施的细节安排。现在出台的各项措施越来越多,但是推出的时候都是分头展开的,互相之间的效益没有最大化。

    2013年行业创新行动纲领

    为了推动证券行业的创新发展,元旦前,证券业协会再次广泛征求了全行业的意见,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2013年深化行业创新发展的建议,这些建议还会进一步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今年行业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

    我们希望,今年行业创新发展可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一是全面提升证券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要进一步确立证券公司作为市场主体的应有地位和功能,完善证券公司投资、融资等功能,支持证券公司建设柜台交易市场,发展私募业务,推动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并购资金、直投基金等业务发展,充分发挥证券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二是进一步推动经营机构加速向财务管理转型。提高证券公司财务管理的水平,强化投资顾问等专业服务能力,支持证券公司开展高端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三是要建设更加开放的市场。要大力推动证券市场对内对外开放,支持长期机构资金设立专业性的证券公司,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放宽证券公司设立条件和股东资格,支持民营资本设立证券机构;支持证券公司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支持各类机构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优先进入私募市场;支持鼓励证券公司开展跨境业务和国际化经营。

    四是提升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创新风险管理工具,强化重点领域的风险监控,并引导证券公司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

    以上就是我们希望今年行业创新达到的目标。我相信,经过去年和今年两年的持续努力,证券行业的发展环境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关心和支持证券行业的发展。   

    证券业协会引导券商创新七良策

    一是创新实践必须坚持市场导向。推动证券业创新发展,应充分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发挥证券公司自身的能动性。

    二是调查研究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近一年来,协会组织进行了大量的深入调研,这些调研活动为证券行业创新大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为下一步做好行业创新工作提供了思路。

    三是创新过程要充分“尊重首创”。任何创新成果都凝结着首创者的心血和汗水,保护首创者利益是尊重创新、保护创新、鼓励创新的必要手段。

    四是必须把握好创新发展与合规管理、风险控制的关系。证券公司的创新活动必须统筹创新发展和合规风控,提升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有效跟踪、研判和管理创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五是行业创新发展应服务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行业创新最终目标应是推动证券行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实现行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六是创新发展必须依托行业专业力量。行业创新发展的深度、广度最终取决于精通业务、踏实肯干的专业人才。

    七是创新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证券公司自治三者间的关系。


[上一篇] 券商财富管理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下一篇] 广发证券叶秋彬:互联网金融将使券商竞争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