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结合用户需求 银行迎互联网大数据时代
当阿里巴巴跨界把金融玩得风生水起之时,传统银行业正在感受“狼来了”的危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银行业之所以惧怕阿里巴巴,是因为阿里巴巴有大数据在手,而传统银行恰恰缺失的就是大数据。在此背景之下,传统银行纷纷联手互联网公司,或者亲自涉足电商,以补大数据之短板,来迎接阿里巴巴的挑战。但业内人士认为,真正困扰银行业的不是技术,而是思想及心态。银行只有把金融服务和用户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大数据”才能真正在银行的转型中起到翻天覆地的作用。详细
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客户行为变化趋势及对策研究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在社交网络、网上购物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讯基础上的第三方支付、P to P(对等网络)、移动支付、余额宝及金融机构线上平台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形成规模并对社会经济运行和人们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互联网金融时代渐行渐近。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客户的行为变化趋势,揭示了商业银行在这一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详细
太平洋寿险转型探路:释义客户需求 打通转型产业链
“守护安康”创新型防癌保障产品的研发、“神行太保”智能移动保险销售及服务平台的推广、“客户资源管理平台”的推出,在未知的转型忐忑中不断试水、探路、前行,这一个个的探索背后,承载着太平洋寿险关于如何构建真正的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转型框架的思考。详细
同业是朋友——浅析保险市场的竞争与合作
中国有句俗语“同行是冤家”,在人们的意识里,认为同业只能是竞争对手关系,不能成为朋友。在竞争尤为激烈的保险行业,存在着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保险代理(经纪)机构之间的竞争,从业人员之间的竞争,在竞争中斗智斗勇随处可见。详细
2013年外资银行称国民待遇有压力
自去年年初开始享受与中资行同等的“存贷比指标须控制在75%以内”的“国民待遇”以来,众多外资银行坦言“倍感压力”,不得不结束此前普遍运用的激进扩张策略,有意识收缩阵线,控制贷款增长。与此同时,一些外资行空前强调其在跨境融资、跨境结算等方面服务优势,希冀以此弥补其在中国境内业务发展中的不足。详细
2013年我国财产保险行业发展趋势探讨
本篇内容主要提供财产保险行业资讯,财产保险市场 调研,财产保险发展前景,财产保险数据分析,财产保险行业分析,财产保险市场分析,财产保险市场份额;本文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产保险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保险覆盖不断提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也得到强化,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另一方面, 目前国内财产保险产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详细
2013微博用户及市场行为分析报告
微博从诞生到如今,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国内最大的两大微博平台新浪和腾讯的注册人数早已超过5亿。庞大的用户群自然也吸引着企业的目光,通过微博营销和广告推广便应运而生。随着网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微博还将辐射更广泛的人群和企业,潜移默化中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详细
保险行业需要返璞归真
来自中国香港的张剑锋,在寿险业拥有超过30年的工作经验,曾在港台两地历任跨国公司财务、精算、市场营销、综合管理等高管职位。1998年,张剑锋被任命中荷人寿大中华区业务发展总经理。在他的领导下,中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几年来将战略方向逐步向保险的核心价值回归,奠定了稳固的发展基础,在行业整体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中荷人寿的业绩却逆流而上,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详细
明年寿险业中期稳定长期向好
中诚信国际近日发布2014年中国寿险行业信用展望研究报告认为,我国寿险行业短期发展仍面临挑战,但随着行业回归保障转型及监管改革的持续推进,主要寿险公司前期转型战略已初见成效,承保业务品质和投资收益率有所改善。在保监会严格监管下,中国寿险行业续期业务现金流和整体偿付能力保持在较好水平,为其抵御风险提供了良好的缓冲,行业发展中期稳定,长期向好。详细
标准化财险产品宜网销
2013年,马云、马明哲、马化腾“三马”成立保险公司,将产品搬上网络平台,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近期,亦有保险公司涉足电子商务业务,以谋求“战略性布局”。业内人士认为,电子商务代表了保险产品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在短期内,销售模式还有值得探索之处,考虑到某些产品的特点,还不宜硬搬到网上销售。详细